湖北麻城是第一个进入动车时代的县级市。动车组列车穿越大别山,麻城成为鄂东最大的铁路枢纽。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也是湖北两次公益“慢车”的起止点。24年来,麻城的6025/6026、8332/8331公益“慢车”来往于江西九江、河南淮滨,一直贯穿大别山革命老区,为沿线普通百姓外出工作、学习、探亲访友充当“便车”。
“6025/6026列车最初是铁路工人的通勤车。为了满足沿线普通人的出行需求,他们开始售票。”中铁武汉局集团公司相关人士表示,虽然列车上座率不高,但沿线民众对“慢车”还是有需求的。票价低,停靠站多,出行方便,是大多数乘客选择这种公交车的主要原因。(摘自《湖北日报》)
“慢车”虽然慢,但承载着国家对贫困地区人民的关心和爱护。这一系列穿越各地的绿皮车,寄托了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梦想和希望,更说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铁路的人民属性永远不会改变。高铁是我们速度和工业文明的成就,让我们觉得快。作为社会保障机制的底层,绿皮车让低收入群体出行方便,从而让我们的社会文明更深。(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