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衢州至宁德铁路正式通车运营,遂昌、松阳、龙泉、清远八个贫困县市,浙江、松溪、政和、平南、福建周宁正式结束铁路不通的历史。(《中新网》年9月28日)
衢宁铁路是福建“三纵六横九环”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说是一条脱贫致富线,一条山海线,一条站线风景环保线,一条老区产业振兴线。“结束铁路不通的历史”这句话简单而深情。从此,闽东北的乡亲可以坐火车直达杭州、上海,甚至北京、重庆。
自古以来,福建以“人、山、水、田”著称。宁铁路呈“S”形,有许多桥梁、隧道和蜿蜒的线路。虽然作者没有亲自来,但他觉得施工不容易。浙江桥梁隧道占74%,大中桥86座.为了改善周围居民的交通状况,它的“特别”访问让人感到感动。
同样,1996年9月开通运营的京九铁路,也曾绕过革命老区。通车二十多年,给兴国县等革命老区插上了翅膀。长长的铁轨一端是发达的经济,另一端是发达的精神。它不仅扩大了路网的规模,还使老城区的经济得以生存,受到“短交通板”的制约,促进了交通,滋养了政治和文化。
建设者们为了回应普通人的期待,“做晴天,抢阴天,巧做雨天,天天做好”。在查阅相关报道时,笔者了解到,群宁铁路的设计始于十年前。今天的方便是建立在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不方便”的基础上的。最长的隧道,一旦大修,需要一天时间,从日出到日落,从培星到戴月。时速160公里的衢宁铁路,以“快”换“慢”。是一个刚开工时还年轻的建设者,是“没有人能过上小康生活”的生动证明。
国庆节中秋节前,衢宁铁路开通。外面的人看到了“海养鱼,山梯田”的文化和自然风光,这里的人放下了走向美好幸福生活的脚步。沿着风景如画的衢宁线,珍珠通过铁路线串联在一起。对未来有更多的向往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