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脉,站在城墙上,申江河,挡住东西。
五十年前的钢铁长龙蜻蜓架,纵贯南北,蜿蜒盘旋,连接着西南重要城镇,改变了“横断山,路难行”的旧貌。
50年来,“慢车”走过了四季,突破了重重障碍,穿梭着脱贫致富的梦想。
现在路网越来越密集,西南腹地又诞生了一个长队。铿锵的车轮声奏响了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的大乐章。
为成昆云电奋斗
好好利用,保持山区动脉
20世纪60年代,响应毛主席“成昆铁路要快修”的号召,30万筑路部队迅速集结在祖国西南山区。12年后,筑路大军在横断山脉的群山中建立了钢铁巨龙,不畏高温,抗风雨。
在“筑路禁区”,铁路建设者成功修建了长近1100公里的成昆铁路。成昆铁路全线共有隧道427条,桥梁991座,多次穿越大渡河、金沙江,施工难度超乎想象。这条贯穿西南山区的“大动脉”,连同美国阿波罗带回的月球岩石和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被联合国称为“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
成昆铁路建成后,几代铁路人接过了英雄先辈的接力棒,贯彻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2240米是成昆铁路洪峰站的海拔高度,是全线最高的车站。成昆铁路第一批调车员刘就主动来这里住了一辈子。“做好铁路工作,责任心是第一位的。看似简单重复的都是人命关天,容不得半点差错。”(一直到版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