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郑州北站繁忙。机车的轰鸣声和减速箱上方过往车辆的制动声划破长空。它不仅是铁路运输的重要枢纽,也是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之一。这里平均每天接发列车500辆左右,平均每天处理列车22000多辆。
“下车11次X24061次,组60辆车,准备拆卸作业……”13点左右,刚刚在郑州北站禁行线上接车完毕的陈,手里拿着对讲机,手里拿着吊钩,重复着新的调车作业计划。
31岁的陈林是郑州北站下行车间的驼峰接头工。八年来,他被脱钩超过百万次,因其无错而被誉为“无敌脱钩者”。2019年底,被授予“新时代铁路模特”、“最美铁路人”称号。在众多荣誉面前,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初衷,在国庆中秋期间一如既往的在岗位上工作。
“一列火车有60列,要挑50多钩。这个可以跑。”陈林和两个一起工作的同伴开玩笑。13: 05,当机车把60节车厢的火车推到驼峰上时,三个男孩开始忙碌起来。陈林立即跑到第一个吊钩的位置,抓住机会,一箭步上前,迅速用手里的吊钩升降器砸碎销子,并顺手把风道与吊钩升降器连接处的卡扣拖过来,斜向上拉,使风道被取下,然后吊钩被提起,车辆安全脱离整列火车。整个动作一口气完成,不到4秒。
十五分钟后,火车解体后,几个年轻人回到了钩房。陈琳边给大家发矿泉水说:“驼峰解体是编组站最关键的作业环节。现在是双节期。我们的工作速度直接关系到货物能否按时到达。无论如何,我们必须确保这里没有交通堵塞。
回想半年前,陈林比现在还要忙。当时站内很多卡车都装载着送往武汉的抗疫物资。面对疫情,他没有退缩。他只是想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和同事一起工作,尽快把物资送到抗疫一线。
八年来,陈林安全提钩120多万次,拆除车辆近300万辆。他一直没有违规、违规、失误,已经预防了11起事故。“这没有错,就是一定要尽职。”他说。
据统计,在陈林和他的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仅在节假日前一周,该站每天处理车辆23518辆,比去年同期增加1136辆,其中2351辆转移了粮食、日用品等各种节日物资,79辆运出418吨。
萧培青于佩佩宋华佗何飞飞
编纂八年后,被同事誉为“无敌脱钩者”的年轻干部陈林,坚定不移地守护着铁路枢纽的安全畅通。面对诸多荣誉,他没有丝毫懈怠和满足。在他看来,履行职责是成功的最大秘诀。在郑州北站十里编组站上,加速奔跑的陈林,展现了年轻一代的活力和闯劲,跑出了自己的精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