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第1版)
闯过平潭,成功打响“第一枪”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桥是我国首座海峡两岸公铁两用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铁两用桥,是我国首座推出“铁路建设混凝土01”的战斗工程。梅带领“铁道建筑混凝土01”队担负起了第一枪的重任。
面对新的船舶、新的人、新的环境,梅经常利用非施工间隙召集船员,详细讲解船舶的设备、机械性能和操作方法,鼓励船员相互交流,遇到问题一起提问讨论。
每天早上,梅都会在船上“走动”,总结前一天的施工情况,思考今天的工作安排,检查船上的机械设备是否正常,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在梅的带领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铁建混凝土01”很快度过了磨合期,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
平潭海峡海况复杂,天气多变,施工条件极其恶劣。“铁建混凝土01”一年有效施工天数只有100多天,工期紧、技术方案复杂、交叉施工干扰等挑战前所未有。同时,混凝土浇筑也面临着工程量大、难度高、加班时间长等各种不利因素。
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任务的顺利完成,梅带领团队努力学习,不断优化浇筑方案,细化浇筑工艺,加强安全监控和预防,反复确认混凝土工作性能、浇筑顺序、温控措施等工艺,创造性地实施了“搅拌系统水箱改造”、“料斗加装过滤网”、“加装拖带泵交换管”等一系列技术改造,大大降低了船舶故障率,提高了施工效率,并在船上成立。
梅为了在好天气的“窗口期”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任务,经常要在夜间带头战斗,连续工作20小时以上是常有的事。2016年11月3日,梅在三方联合作业的S03超大型承台浇筑施工任务中坚守岗位三天三夜,创造了搅拌船连续作业60小时,浇筑混凝土3759立方米的骄人记录。“有‘铁路建设混凝土01’和梅队长在现场,浇注大量混凝土没有问题,”项目负责人说。
在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建设过程中,“铁建混凝土01”屡创新高,月最高浇筑量16500立方米,年浇筑量超过16万立方米,全部浇筑任务提前131天完成。海上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和数量始终走在全线前列,多次被项目部评为“信得过船舶”,成功获得“铁建海军”称号。
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一次新的梦想之旅
经过多年的行业历练,从最初的普通水手到现在的“明星船长”,梅并没有因为地位的变化而沾沾自喜,也没有因为升职而忘记自己当水手的初衷。
梅从业25年,深知海员的艰难困苦。在公司工会的指导和帮助下,他成立了“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反复向年轻船员讲解实践经验,充分发挥老船员的“传承、帮助、教学、学习”作用。在梅的带领下,“铁建混凝土01”第一批大学毕业生的船员都成长为公司船员的骨干。
梅把船当成自己的家,把船员当成自己的家人。下班后,他努力让每个人都更加开心和温暖。梅收集了每个船员的生日信息,并在海上为大家举办了集体生日聚会。“我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只是通过梅队长耐心的指导,我才慢慢掌握了手术的方方面面,适应了船上的生活。当梅队长和大家在船上过我一岁生日的时候,我感动得差点哭出来。”“铁道建筑混凝土01”大管轮闫小龙回忆道。
自从舰队组建以来,船上气氛很融洽,船员们相处的很好。大家在“铁建混凝土01”上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梅文志像他们的“主人”一样,和他们交谈,告诉他们自己的经历,并教他们冷静下来,慢慢地洗掉他们的浮躁。这种难得的温暖和默契,成了他们克服困难,克服一切不利的“法宝”。因此,“铁建混凝土01”团队荣获全国职工先锋队、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铁路联合会“劳动模范家庭”、中国企业文化建设高峰会议“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团队”等荣誉称号。35名船员被各级组织授予先进个人称号,梅还获得了国家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无论是在常年6-9级风浪的恶劣海况下,还是在更为复杂的施工环境中,梅带领的“铁建混凝土01”团队都不遗余力,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他说:“铁建混凝土01在平潭海峡公铁两用桥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已经过去,车队还有更大的挖掘潜力,也计划为越来越大的公路、铁路超大型混凝土建筑、深海隧道等项目的建设做出贡献。”
继平潭海峡公铁两用桥后,梅率领“铁建混凝土01”船队参与建设浙江舟山渔山液化码头、浙江交工集团中澳码头、宁波舟山港主航道公路工程。对于梅,“铁建混凝土01”到达的每一片海域,都是他坚守的地方,承载着他的梦想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