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铁道资讯

铁路榜样陈罡:内心的永远才是永远

作者: 2020-10-20 浏览:

2016年1月,汉中铁路车辆段指挥中心副主任陈刚入选进驻唐家湾村,担任村里第一书记。他带领村里的扶贫小组和村里两个委员会的小组去调查人民医院和田野。三个月后,他查出了75户227个穷人的情况。(人民铁路网)

金杯银杯不如人誉。扶贫不是写在纸上的数字,而是刻在心里的责任。群众将对扶贫干部的行为和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比家人更亲”,一句看似简单随意的话,是对陈刚最好的赞美,也是最高的赞美。要知道,世界上最亲的人是自己的家庭,朝夕相处,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无法割舍和替代的。

在扶贫的道路上有艰辛,有更多的成长。“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们只在乎风雨的艰辛。”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陈刚为了自己的执念,日夜跋涉。从走山路开始,我就很熟悉了。不知道怎么和农民沟通才能比一家人好。从我在村里水土不服到练出“强化铁骨”,从农村生产生活领域到各种惠民政策.扎根基层之后,才能掌握基层现状,丰富自己的经验;只有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才能根据他们的需要去帮助他们,知道人民要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说,陈刚是否是“家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扶贫干部的认可,反映了扶贫的实际效果。只有让群众竖起大拇指,给予表扬,才能让他们满心欢喜,才能解决他们的困难和纠纷,才能真正成为好的服务型干部。

陈刚之所以获得“比家人更亲”的赞誉和赞誉,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首先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正宗的唐家湾村,把群众当成了“家人”,忙着让全村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动员民众,让他们看到希望。陈刚积极争取铁路援助资金,协调政府投资项目,硬化道路,修建观景台,经营小吃店和农舍。很快,来自外地的背包客和自驾游者就多了起来,村民们也在场外参与乡村旅游的建设。

陈刚很努力,愿意做一个致富的引路人。作为新时代的铁路典范,扶贫之路漫漫,内心的永远是永远。当我们向他学习时,我们必须意识到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先进典型的感人故事各有不同,但陈刚的身体却表现出了对群众最真挚的感情。思考群众的想法,担心群众的需求,是他最简单也是最深刻的行动表现。像陈刚,心里为民着想,凡事为民着想,一切为了人民,自觉把困难群众当亲人,把贫困户的事情当自己的事情,肯定会有更多的人脱贫。“家”是普通人发自内心的赞美!(姚红)

THE END

相关资讯

拉林铁路货运忙
铁龙穿荒漠 沙海变通途
聚焦“四保”目标任务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沪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