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老年人。上海中心城区徐汇区,社区食堂、卫生服务中心等高频服务场所陈旧。在升级改造的同时,也让不会玩智能手机,不会使用移动支付的老人感到方便。
“在这里吃饭很舒服。”徐奶奶,75岁,家住徐汇区日晖六村。基本上每天中午她都要走5分钟左右的路去附近的谢图餐厅吃饭。
糖醋糖醋猪排,家常菜红烧萝卜……徐奶奶除了美食,对这里温暖的环境和便捷的服务也很满意。比如吃饭的时候,每个盘子下面都有一个筹码。吃完饭,把盘子放在结算桌上,就直接算出饭的总价,方便明了。
前几天徐奶奶也经历了“刷脸”的服务。这个“刷脸”只需要第一次注册饭卡,在平台系统中输入人脸信息,就可以不用钱不用卡“刷脸”吃饭了。
真正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社区老人食堂,如谢图邻里餐厅,已经成为许多老人心中的“网络名人”。
智能技术好,但不能丢下老人。为了帮助老年人解决使用智能技术的问题,徐汇区民政局近日做了总结并付诸实践。比如田萍街的中药饮片可以根据老人的需求送货上门,在谢土、红梅等街道购买了“健康码验证设备”,刷卡验证,通过医保卡或身份证完成测温。“无论互联网时代如何发展,都需要在服务中保持人的温度,这是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应有之义。”徐汇区民政局负责人说。郭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