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任
“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把梦想变成现实。我在铁路边长大。我童年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火车司机。现在大半辈子都在和火车打交道。机车牵引力不断更新,我对火车的感情从未改变。”这是全国劳动模范、包头西机务段电力机车司机杜海宽的真情流露。在过去的35年里,他安全驾驶了5400多辆机车,行程超过160万公里。
杜海宽1963年出生于包头,1985年毕业于济南铁路机械学校,进入包头西机务段技术室。杜海宽一心赶火车,向段提交了4份跳槽申请。凭着他的坚持,实现了“大车梦”。这个“梦想”,他坚持了35年。
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力机车,杜海宽一直是同行中的“火车头”,专业素质过硬,运行技术稳定。
杜海宽的K1117旅客列车共18列,总重量1000多吨,最高时速120公里,惯性大。列车进站时,司机必须用制动器将列车牢牢地停在指定位置,这需要极高的制动时间和强度。优秀的电力机车司机一般能把前后误差控制在1米左右,而杜海宽要求自己控制在50厘米左右。
“开车时为乘客着想,让乘客坐得稳,坐得稳,是火车司机的职责。”这是杜海宽嘴上说的话,也是他心中根深蒂固的信念。为了给乘客带来更舒适的乘坐体验,杜海宽在控制台上设置积木练习流畅操作,不断改进和优化操作手法。他的控制笔记本从最初一趟的几十篇变成了35篇,后来几次往返只记录了一篇。杜海宽培养了流畅操作的绝活,就是“司机不知道,停车乘客不知道”。
杜海宽总结出“检、检、检”三字故障处理方法,成为“大车”整段的行车“宝典”。他创下了“零违章、零违纪、零机器故障责任、零延误责任、零乘客投诉”的记录,被同事誉为“50”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