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铁道资讯

车辆“郎中”破解难题

作者: 2020-12-22 浏览:

本报莫玉洁本报欧

50岁的陈刚是南宁车辆段车辆段检修车间的车辆电工。工作31年后,致力于技术研发,至今已拥有6项国家专利,为单位节省近1000万元。由于成绩突出,陈刚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机车奖章等一系列荣誉。

1989年11月,从陈钢进场毕业后成为一名车辆电工。为了尽快适应岗位工作,他从零开始学习。久而久之,陈刚很快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对客车电气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工作中,他能够快速排除总线电气故障。

2010年公交车马桶排水阀故障频率高,每次维修都要找厂家,单价成本高达6万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刚在工厂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工作的同时“偷师学艺”。“当时他一个40岁的男人蹲着像小学生,厂家的师傅都在嘲笑他。”仓库检验车间的车辆电工刘健说。陈刚在班里学习了3个月,整理了两万多字的笔记。经过多次试验,他把原来的排污阀换成了气动阀,造价才3000多元,为机组节约了100多万元。

2016年,随着大量DC600V新型直流电源母线投入使用,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电路板卡供应商只能委托厂家进行有偿维修,每年的维修费用高达300多万元。陈刚试着分析设备电路,画出设备原理图。经过数千次实验,他逐一推导出厂商的十六进制代码,分析出各种元器件的型号,并根据元器件的不同类型进行替代,从而实现了各种电路板的独立维护。

陈刚作为车间兼职培训师,以陈刚大师创新工作室为人才孵化的载体,利用现场故障处理的机会进行演练,不断提高员工的故障处理能力。

THE END

相关资讯

拉林铁路货运忙
铁龙穿荒漠 沙海变通途
聚焦“四保”目标任务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沪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