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起,京沪高铁、成渝高铁部分列车将试行“沉默车”服务:旅客通过日常购票渠道购买京沪高铁、成渝高铁指定列车车票时,可根据系统提示选择购买“沉默车”车票。据铁路部门介绍,“无声车”将推广多项无声服务,包括关闭列车上娱乐设施的声音、提供服务指南、全程不间断服务等。然而,这种一再被劝阻的沉默行为很可能被纳入铁路客运领域的信用管理。(12月24日,北京青年报)
长期以来,高铁、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造成的噪音扰民,如手机等电子设备被熄灭、大声说话或打电话、儿童在车内奔跑、制造噪音等。一直都很痛苦,由此产生的争吵也经常发生。因此,越来越多的网民呼吁实施“静音”措施,大家依然相安无事。鉴于噪音扰民的现状,铁路部门在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基础上,小规模试行“无声车厢”服务,为广大乘客提供更多选择。
“无声车厢”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给乘客“不受打扰”的权利。“静音车”中,列车上娱乐系统的声音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只保留必要的广播,并将广播音量调低,以满足正常的乘客需求;列车运行时,列车员还会关闭“无声车”两端的电动门,隔离挡风玻璃接缝处的噪音;“无声车”还为乘客提供了服务指南,车内厕所和电动茶炉的位置一目了然,乘客无需找人询问。此外,每个座位上都附有一个二维码,这样乘客可以通过扫描代码订购食物,不用离开座位就可以用餐。换句话说,车厢里只保留了大自然发出的声音,其他人发出的声音很少出现。安静的旅程在寂静的地方悄然开始。
乘客在选择隔离噪音的同时,还应遵守“静音”协议,如在车内保持安静,使用各种电子设备时佩戴耳机或关闭音源播放功能,将手机转为静音或振动状态,接听电话或相互通话时离开车内等。遵守相关协议,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是选择“无声马车”服务的义务,也是文明乘车的需要。至于极少数想享受静默服务、不遵守约定的乘客,很有可能被纳入铁路客运领域的信用管理,接受相应的处罚。
从上面不难发现,设置“无声车厢”无疑是铁路部门倡导文明乘车的有益尝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哑巴是一小步,文明是一大步”。希望“无声马车”的出现,能激励乘客文明出行,让旅途少一些喧嚣,多一些宁静。(徐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