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张桂凤报社何卫东
对于福建省平潭市人民来说,12月26日是一个伟大的日子:福平铁路正式通车,平潭铁路不通的历史走到了尽头。平潭人民挣脱了“四面是海,没有船可以来来去去”的交通枷锁,拥抱了更幸福的生活;平潭这个角岛,已经成为一个前景无限的“宝岛”。
“筑桥禁区”史诗工程
从高处望去,平潭海峡铁路桥美轮美奂,犹如一条蜿蜒在碧海上的巨龙。
长88公里的富平铁路虽然不长,但建成通车用了7年时间,很难在它的控制工程——平潭海峡铁路桥上。这是我国第一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桥所在位置是世界三大风口之一,风浪大,水深大,浪涌快,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施工人员依靠科技创新克服困难,申请了12项专利。为了减少波浪力的影响,除了三条主要水道外,都采用栈桥辅助桥梁水下基础的施工;通过将钢围堰、桩基和栈桥连接在一起,航道桥主塔墩承台施工用围堰可承受2000吨以上的巨大波浪力。他们还在工厂直接将钢桁架梁焊接成一根重约1490吨的全孔钢梁,用专用船运输到架设位置,然后整体吊装,这是我国同类桥梁架设技术的新突破。
为了对抗强风、巨浪和岩石,与会人员自主研发了可一次钻5米直径孔的大型水力动力头钻机、3600吨起重量的巨型浮吊和桥址小型风浪流监测预报系统,在“桥梁施工禁区”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228个桥墩在惊涛骇浪中“从海上升起”,全长16.34公里的史诗工程——平潭海峡铁路桥诞生了。
面朝大海的幸福之路
平潭陆地总面积只有371.91平方公里,但平潭海域面积已达6000多平方公里。从前平潭岛基础设施落后,对外交通不便;富平铁路通车后,从平潭到福州最早只需35分钟,形成了“半小时生活圈”,彻底改变了岛上居民出行难的现状。
富平铁路的开通将补充福州与平潭之间的资源优势,为平潭的招商引资带来巨大的利益。闽东北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的快速流动,将为平潭乃至福建的优质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人们追求幸福生活注入强大动力。富平铁路的建设被频繁报道。小兰,16岁离开平潭岛去打拼,辞职回平潭开了家特色民宿;大连岛渔村村民薛玉清,外省回来盖房子,打算在老家安度晚年;渔民郭有珍期待“托动车之福”,海鲜更能卖.
随着汽车的来来往往,富平铁路将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之路。
帮助平潭岛成为旅游“宝岛”
平潭又称“兰”,有“千岛群岛县”之称,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是“诗与远方”的结合。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拥抱“诗与远方”,平潭继续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8月,《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获批,“实验区自贸区国际旅游岛”开放式发展格局,平潭旅游业发展进入新时代。随着滨海旅游项目的落地生根,平潭旅游业实现了从“景区旅游”到“全球旅游”的转变,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
今年6月16日,在富平铁路全速走向通车运营之际,平潭旅游业又下了大力气:举行了海上环岛首航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