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道教称上元,民间称元宵。所以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欧阳修《生查子》说:“去年除夕,花市灯火如昼。月上柳梢头,暮后。”灯笼、谜语、饺子和烟花铭刻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中,也孕育了中国情人节的浪漫情怀。
时光飞逝,传统不老。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除了吃元宵,放烟花,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特别是在今年很多地方“不用回国”的倡导下,传统习俗有了一种温暖的味道。在上海,元宵节期间不能错过的打卡地点是豫园,那里有灯装饰。元宵园的九曲桥也与众不同,融合复古与新潮,将九曲桥湖打造成梦幻般的夜光城;民间还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人在农村田野里举着火把驱赶昆虫和动物,祈求丰收。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在正月十五用芦苇或树枝做火把,在田野或晒干的田野里举着火把成群结队地跳舞。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在不断变化,但却是千变万化的。无论如何变化,新的习俗总是在创新中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团聚有了更快乐的感觉,使家乡的国情有了更真实的厚度。2021年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第一个元宵节,更是如此!
传统节日的时间尺度往往标志着时代发展的纹理。元宵节过后,人们会结束一段时间的逗留,归来的游子开始收拾行囊,踏上希望和期待的起点。有人说路上的行人最能感知时代的节奏。的确,无论是电子客票,让人出行更快捷,网上订餐,随时满足舌尖上的需求,还是公交车乘客的一个微笑和问候,我们都以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和社会的匆忙,让我们不禁感叹:现在一切都好了!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牛年伊始,让我们把实现个人梦想和家庭梦想融入国家梦想,大力弘扬志牛、先锋、老牛精神,为新的征程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篇章。(戴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