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周道刚本报熊陈星恒
一个跨步,工装裤和劳动保护鞋之间露出了一只粉红色的袜子,精致好看的脸在冒汗.3月4日,安康工务段巴山桥隧车间的女桥隧工蔡玲玲一手抓着安全绳,一手抓着检查锤,蹲在被动网上查看危石的形状和周围泥土的痕迹,仔细分析危石是否松动或滚落。
巴山桥隧车间位于川陕交界的秦巴山腹地,肩负着保护和维护道路、上山检查危岩的重任。四十多年来,巴山桥隧车间的员工一直把“巴山精神”作为巴山的灵魂和道路保护的基础。一代又一代巴山铁路人坚守精神高地,开拓创新,奋发图强。蔡玲玲是其中之一。
同一天,巴山桥隧车间再次组织了搜山行动。从湘渝线上赵里西二号隧道向上爬,坡度越来越陡,有些地方几乎接近90度。蔡玲玲和他的同事们绑好绳子,弯下身子,弯下腿,迅速抓住绳子,跳上不到半米宽的检查小道,一个接一个地敲着隧道的山,检查标着危险的石头。
为了更有效率的盯紧危石,他们在检查记录册上画了一张“清除危石图”,一个一个的标注下来,哪块石头容易剥落,哪块石头有裂缝。
敲敲打打的工作看似简单,但考验的是员工的体力和耐力。作为一名女工,蔡玲玲和她的男同事一样,每次翻山越岭都要来回走2万多步,耗时近5个小时。春天很冷,山风很冷,但每次我回来,蔡玲玲都大汗淋漓。
“在巴山呆一天,就得好好干。”在“巴珊精神”的指引下,蔡玲玲已经学会了不惧苦难,不疲倦的真性情。
加入工作4年后,蔡玲玲坚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2020年,作为唯一的女选手,她在本节组织的桥梁隧道工人职业技能大赛27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理论第一名、总分第三名,并被授予“技术专家”称号。同年,她被选为全科唯一的女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