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记者焦阳
4月18日,全长2961.52米、主跨705米的黄冈至黄梅高速铁路重点控制工程灞河大桥主桥安全顺利合拢。
中铁十六局局长李志强表示,灞河大桥有两大技术创新。
“主桥设计为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时速350公里。刚构-连续梁、三塔部分斜拉桥的创新结构体系在国内高速铁路尚属首次,有效解决了桥梁运营过程中变形过大的问题;大跨度高铁桥梁建设首次采用大节段设计方案。最大节段长度为8米,最大主梁重量为650吨。采用悬臂造桥机大节段施工技术,节省至少4个月的有效工期。”李志强说。
刚构连续梁三塔斜拉桥创新结构设计
灞河特大桥为什么要设计成350 km/h高铁无碴轨道、主跨705米的刚构-连续梁三塔部分斜拉桥结构体系?
“灞河大桥横跨灞河通航水域,宽约520米。最高通航水位24.81米,为三级航道。设计主跨705米,为刚构-连续梁三塔部分斜拉桥结构体系,便于通航。”中铁四局黄黄高速铁路灞河大桥(以下简称铁四院)设计负责人温王庆表示,大跨度柔性结构斜拉桥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影响轨道的平整度。由于有砟轨道的养护技术相对成熟,我国以前设计的350 km/h高速铁路的桥轨设计是有砟的。列车高速通过有碴轨道,容易被列车吸上来,撞到列车底盘或造成其他问题。铁路部门规定,高速列车以每小时250公里的速度通过有碴轨道。
“灞河大桥设计为时速350 km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主跨705米的刚构-连续梁三塔部分斜拉桥。采用中国国家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国铁集团有限公司)《200-400米高铁路桥梁关键技术研究》和《高速铁路混凝土梁拱组合桥关键技术及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文望青表示,该设计有效解决了桥梁长期运营时因温度等原因造成的变形问题,达到了结构体系受力合理、景观效果好、时速350公里高速行驶的条件,在同类桥梁中处于领先水平。
8米大断面悬臂造桥机施工,有效工期节省4个月
独特的设计给建筑带来了挑战。
“灞河大桥施工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通过国内外技术研究,项目技术团队在灞河大桥主桥中采用悬臂施工方法。最大节段长度为8米,最大主梁重量为650吨。目前我国铁路梁分为最长、最大悬臂浇筑施工段。”李志强说,这种施工方法节省了4个月的有效工期,这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的首次应用。
项目自主研发的800吨悬臂造桥机的设计及应用。“造桥机设备采用拉锚板式后锚,提高了抗倾覆系数;行走,无需更换轨道梁,具有主梁高度小、稳定性好、安装安全方便的特点。”李志强说。
此外,由于灞河大桥河床覆盖较浅,钢墩支撑深度
“在灞河大桥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参数化、仿真化、优化化等特点,将BIM应用于现场布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技术交底等技术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施工阶段BIM技术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李志强说。
ormal;"> 基于BIM模型与系统集成,项目通过BIM+GIS、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处理,建立轻量化BIM应用系统,参数化模拟临建到施工,实现全程可追溯;路基填筑连续压实信息系统,精准压实,提高效率;CFG信息化桩基系统,规避偏差,优化施工;试验室及拌合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动态算量,规避物料缺盈;智慧工地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实时采集施工现场人员、车辆、水位、环境等数据,并通过短信等方式,通知警告信息;建设高科技展厅,融合警示、教学、展示等实际需要,打造高品质信息化教育体验馆。 黄黄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京港通道”重要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将对完善长江经济带铁路网布局、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辐射带动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届时,武汉到黄冈仅需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