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刚刚获得国家五一劳动奖的中铁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5月1日发送旅客88.8万人次,单日发送旅客量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济南局集团公司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中铁集团公司党组的部署要求,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以运能和铁路为先,着力打造“四纵三横、多环两核”的高速铁路网和现代铁路物流网络,成为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改善道路网络,帮助您获得更好的旅行体验
“假期和家人一起坐环高铁,早上爬泰安泰山,下午去海边吃海鲜。这次旅行真的很美。”5月7日,住在济南的张先生高兴地说。绕一圈高铁游,一天跟上路经。
目前,山东高铁已经成为一个网络环,其安全、快捷、舒适、网络化运营的优势突出。高速列车在公共交通和高密度下运行。今年的“五一”假期,齐鲁出现了“高铁看中国”的场景。
“十三五”期间,济南局集团公司落实中央加强铁路短板建设的决策部署,完成铁路基础设施投资1486亿元;石济高铁、济青高铁、青延铁路、日兰高铁日曲段、威来高铁相继建成通车。
五年来,山东已有1236公里新线投入运营,其中高铁1024公里,比十二五规划增长25%。“十三五”末,山东铁路里程达到6144.64公里,其中高铁里程2135.08公里,比“十二五”末翻了一番,位居全国第三。
如今,从济南乘高铁可以到达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0个高铁站。每天有670多辆高铁在齐鲁运行。环形高铁连接山东8个城市,辐射人口超过5800万。从青岛到北京、济南到青岛、济南到烟台的一站式直达高铁。1小时、2小时、3小时的高铁圈改变了人们的出行生活,极大地促进了省内跨省交流。
2020年,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实施精准驾驶,实施“高铁旅游”、“直达环线”等客运组织模式,共送乘客9373.7万人次,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济南局集团公司大力实施“四补”经营战略,增加优质基准车、环行列车、旅游专列、沿海高速列车等数量。并积极地把它们排到线上。
随着电子客票、安静车、铁路电子动漫、商旅VIP卡、网上订餐等个性化服务措施的出台,淄博、潍坊、临沂等车站客运设施改造和车站“畅通工程”得到大力实施,沿线人民获得了更多的收获和幸福感。
在高铁的带动下,山东铁路旅客年出行频次从“十二五”末的1.06倍增加到2019年的1.64倍,年发送旅客量从1.07亿人次增加到1.59亿人次。
公路与土地共同推进“四减四增”
山东地处“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拥有新城区带、产业集聚带和经济繁荣带,众多优秀的海港和丰富的交通资源。近年来,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利用铁路绿色运输的优势
“十三五”期间,为加快实施“公交铁路”政策,临沂、菏泽等一批物流园区招商引资,龙岩铁路、董家口疏港铁路等货运通道相继开通。铁海联运铁路线从30多条扩大到97条,集装箱运输比2016年增长了304.6%。新建、改建、扩建企业专用线53条,“公交铁路”运量5200万吨;6000吨重载货运列车的正常运行,加快了京沪、瓦里、东丈货运列车的速度,开通了顶箱列车,大大降低了社会物流成本。
2020年以来,济南局集团公司创新实施了“一车一全局,一人一全局”的机车生产组织新模式,机车、机班、车辆的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林家楼站推进“站企合一”和科学高效的卸车运营模式,运输效率大幅提升。全球集团公司日均卸载量从9475辆增加到13039辆,增长37.6%。
“十三五”期间,山东中欧列车呈现井喷式增长。“山东制造”惠及欧洲企业,退货丰富人民生活。国际列车的数量从5列增加到40多列,到达“一带一路”沿线的17个国家和45个城市。去年济南局集团公司克服疫情造成的全球性影响,积极承接国际货物空运海运分流,开通1506趟往返中欧列车,成为推动双循环的超级“货王”。
2020年,济南局集团公司克服疫情影响,货运量逆势增长,共发送货物2.306亿吨,同比增长10.5%,位居全路第三。
五年来,山东铁路货物发送总量和山东省货物发送比例实现双增长,年发送货物量从1.579亿吨增加到2.306亿吨,山东省铁路货物发送比例从7.37%增加到10%,为全面建设低碳、绿色、节约型社会做出了贡献。
作为吉蒂感情的表现
党中央有号召,铁路有行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9万铁人坚持疫情是秩序,防控是责任,奋勇作战,谨慎收场,发动了千里铁路线上的疫情防控战争。
关键时刻,党员干部职工纷纷自告奋勇“逆行”。他们实施了站内站外测温、散座、分座售票、通风消毒等措施。将疫情扩散的风险降到最低。
特殊事件,畅通防控物资运输的“绿色通道”。去年的疫情时期
间,济南局集团公司向湖北运送防疫物资4.5万吨,运送医疗用品6.37万件;开行复工复学专列共计运送旅客1.24万人次;向客户让利货物运费21.54亿元,通过收费减半等手段向社会让利2287万元。 以人民为中心,助力决胜脱贫攻坚,济南局集团公司同样责无旁贷,尽显济铁情怀。去年,他们将开行近半个世纪的70537054次公益性“慢火车”升级为空调车,改为从省会济南始发,并在车体、车厢添加了旅游元素,在列车上开设了农贸集市。这趟升级版“庄户列车”车票依然不涨价,每年吸引近百万游客走进大山,成了沿线乡村振兴的“幸福车”。 2017年以来,济南局集团公司开行32趟旅游专列,运送近2.6万名山东游客到贵州和湖南贫困地区旅游消费,“铁路+旅游+扶贫”的帮扶新模式,增加了当地群众收入。去年以来,该局集团公司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对口帮扶,向菏泽、临沂等地投入帮扶资金308万元;参与消费扶贫,采购国家级贫困县及湖北贫困地区农产品共计978万元。 改革创新汇聚发展力量 近五年是济南局集团公司从传统运输生产型企业向现代运输经营型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2017年公司制改革后,济南局集团公司法人治理体系逐步完善,构建起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公司治理机制。 实施“双轮驱动”,做实做精做强运输核心业务、做强做优做大非运输业。2020年,济南局集团公司对非运输企业和合资铁路公司进行重组,优化物流、房建等系统管理模式,非运输业实现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15.8%,位居全路前列。 为提高集中修集中度、强化线路设备精细修理,济南局集团公司大力推进工务系统“检养修”改革。2019年,该局集团公司无砟高铁检测优良率达到100%,无砟段平均TQI值为2.53毫米。 济南局集团公司坚持需求导向,动车组、和谐型机车等主要行车设备实现升级换代,动车组配属由108标准组提高至214标准组;机务6A、车辆5T、供电6C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装备投入使用。 济南局集团公司始终大力弘扬劳动精神,秉持“厚德敬业、实干先行”济铁精神,企业创新能力和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升。5年来,该局集团公司连续5年蝉联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7个集体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50人获得省部级以上劳模称号,223名先进典型受到省部级及以上表彰,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薛军、韩长虎,新时代铁路榜样孟照林等先进典型。 大力实施“1231”骨干人才培育工程。5年来,该局集团公司有243人入选全路“百千万人才”工程,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达2708人,技师、高级技师达6239人,培养出刘波、吕关仁等铁路工匠、技术强将,建成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11个,获得国家级专利106项,18项成果获铁道科技奖,5000余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当前,济南局集团公司正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生动鲜活讲好党的故事,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编纂学鉴史料《胶济铁路》《山东铁路简史》《国铁济南局先进人物谱志》,引导党员干部职工赓续红色基因,拼搏奉献、建功立业。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济南局集团公司将勇担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大力建设安全高效智慧文化美丽新济铁,行稳致远、砥砺奋进,以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