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80年代的广东,90年代的浦东,21世纪的山东."。曾经的顺口溜表明,山东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21世纪的良好开端。数据显示,2010年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多个领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20年全国GDP排名前三。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发展的基础,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从富裕到强大,需要先进发达的交通赋权。
交通动力,铁路第一。近日,人民铁路网报道:近年来,济南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济南局)认真贯彻落实中铁集团公司党组的部署要求,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以运输动力和铁路为先,着力打造发达的高铁网络和“四纵三横多环两核”的现代铁路物流网络,成为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
第一,弥补不足,加强服务。一是“十三五”期间,济南局集团公司落实中央加强铁路短板建设的决策部署,完成铁路基础设施投资1486亿元;石济高铁、济青高铁、青延铁路已建成通车。在过去的五年里,山东已有1236公里的新线路投入运营,比“十二五”增加了25%。十三五末,铁路里程比十二五末翻了一番,全国第三。二是服务方面,电子客票、安静车、铁路电子动漫、商旅VIP卡、互联网订购等个性化服务措施相继推出,淄博、潍坊、临沂站客运设施改造、车站“畅通工程”也相继启动。
第二,继续推进改革创新和路地协调。一是实行“两轮驱动”,把交通运输核心业务做得越来越好,把非交通运输行业做得越来越好。2020年,对非运输企业和合资铁路公司进行重组,优化物流、房建等系统管理模式。非运输行业实现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15.8%,位居全铁路前列。第二,充分发挥铁路绿色运输优势,与地方政府共同推进“四降四增”,推进“大宗货物转型”,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将沙子聚集成一座塔,小水滴形成海洋。感谢各种措施,效果可见一斑!据人民铁路网统计,中铁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5月1日发送旅客88.8万人次,单日发送旅客量创历史新高。“十三五”期间,山东和中国欧洲的列车呈现井喷式增长。作者认为,铁路的高质量发展将继续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从局部看整体。济南局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赋权,是中国铁路体制深化改革的缩影,也是中国由富到强过程的缩影。(盛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