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每年的暑假,重庆铁路开始增加运力,并开通更多列车以满足旅客需求。重庆火车站发布的增开列车数量是一长串,包括重庆至贵阳、万州的列车。从预售情况来看,去这些地区或者这个地区去重庆的人群并不是以学校为主。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通过各种方式部署“冗余”列车,满足旅客的需求。不过,从去年和前年的情况来看,对于重庆来说,今年的暑假可能会有些“不一样”,旅游群体很可能会出现激增。所以要提前做好规划,包括重庆、成都、乐山等川渝热门旅游区,都已经做出了各种应对姿态,提前做好了相关准备。
对于很多热衷于旅游的人来说,近年来出现了很多“网红城市”。比如重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9年,重庆旅游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据相关统计,短短10多天,外地来渝游客同比增长26%以上,各地涌来的人群着实让当地人大吃一惊。为此,重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向市民喊话,“要求”市民留在家里,把重庆最好的风景留给外地游客,同时组织大批突击队和志愿者队伍为游客服务。可以说,这种旅游业的“突然”增长并没有“冲昏”重庆人的头脑,反而采取了许多有效的应对措施,赢得了游客的青睐。对于重庆本身来说,旅游业的发展自然对经济发展和增加人口就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游客来说,看一看“传奇网红城市”,品尝久违的重庆火锅,领略山城风情,这也满足了人们追求“时尚”和“网红概念”的心理。是双赢的局面。
其实,这种“意外”并不突然。近年来,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特别是川渝铁路发展逐步实现公交化,“双城模式”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交通网络的发达,那些“有名”却又远在天边的城市不再是碰不得的。买一张高铁票,离开的时候去旅行,很容易。因此,重庆作为一座具有地方风格、地方特色、发展速度快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因为铁路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铁路的发展,双方会有正反馈,尤其是在一些人口密集、区域发展潜力较深的地区。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为重庆或成都这样的西南区域城市,在发展自身产业和信息产业集群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获得了“线上名人”的名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确实为他们在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齐头并进打开了另一条“赛道”,从而增加了城市的竞争力,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因此,今年暑假期间,重庆、成都等地势必“人心惶惶”。(周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