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截至8月11日,今年长沙北站开行的中欧班列已达530列,超过了去年的列车数量。其中,7月份开行列车114列,为单月最高,同比增长44.30%。近年来,昌北中欧班列保持高质量运营,位居中国中欧班列第一方阵,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支持和换道换空间的战略布局。
协调合作,理顺联系。今年2月以来,长沙海关率先在内陆海关开展中欧班列出口货物“提前申报”改革。企业已经提前申报审核了报关单,对于不需要查验的货物基本实现了“秒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的同时,也带动了全省整个出口通关时间的大幅减少。
通过改变空间通道、拓展列车线路,截至今年4月13日,长沙至乌克兰基辅的货运列车已开通,长沙北站中欧班列已开始前往俄罗斯、明斯克、马拉、中亚等地。中亚、俄罗斯(进口木材)等返程列车,每周有10余条常态化运行线路和9-12趟稳定列车;海外目的地城市逐渐从西欧、中东欧、俄罗斯、中亚扩展至南欧、北欧,网络覆盖12个国家近27个城市,国内集疏运覆盖全国三分之二,构建了覆盖欧洲、俄罗斯、中亚的国际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枢纽。
中欧班列的开通,对于深化铁路货运改革、推进国际多式联运网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湖南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对外贸易的大好机遇。双方将继续携手推动更多本土企业入驻,加强运输组织,完善中欧列车海外通道布局和中欧列车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推动中欧列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