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欧列车运行质量持续提升,开行列车1352列,运输货物13.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8%和15%。2020年5月以来,连续15个月单月开行1000余列,今年5月以来连续3个月单月开行1300余列,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海外网2021年8月13日)
截至8月12日,中欧班列动态已连续被国内中央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头版、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首页等重要版面和栏目刊登;可见,后疫情时代,中欧列车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承载着中国人民提振经济的强烈希望。
品牌效应,“钢驼队”成为亚欧“线上名人”的阶层。2016年6月8日,中国铁路正式推出中欧列车统一品牌。不仅在名字和身份上是一个统一的品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也真正把自己打造成了行走欧亚大陆、为自己代言的“金字招牌”!目前,中国铁路已在中国铺设165条中欧班列线路,从中国48个城市运行至欧洲21个国家的151个以上城市。交通网络覆盖亚欧主要地区,与亚欧国家和城市联系紧密。与此同时,“郑希欧”“于希欧”等系列早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中欧列车的品牌效益也在不断显现。从第一次亮相到“金字招牌”,超强“带货”能力的中欧列车成为穿梭于亚欧之间的“线上名人”列车。
使命召唤,“钢驼队”成为供应链的“硬核”。目前,国内外都面临新型冠状病毒中“Delta”和“Ramda”的双重危险,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世界经济看亚洲,亚洲经济看中国。”当前,中国是全球经济中最重要的正增长经济体,肩负着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的双重使命。中欧列车作为“一带一路”上承载欧洲国家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大动脉”,挑起了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大梁”。8月初开通的“中哈”公铁联运中欧班列,为中亚、西亚开辟了新的国际贸易通道,加速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往来;8月初,中越跨境列车和中欧列车首次实现联合运输,为东盟国家与欧洲国家之间的货物运输打通了“中梗”环节;抗疫和生产生活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欧洲国家的中欧列车,为国际抗疫合作和经济复苏搭建了“黄金通道”。这样的“硬核”表现,彰显了一个大国的责任。
如果你得到关注,那将是最好的。得益于品牌溢出效应和带货能力,中欧列车正在成为欧亚大陆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运输抗疫物资、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硬核表现,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正在用实力为自己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