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9时58分,在通江中俄黑龙江铁路桥施工现场,随着中俄准轨交界面最后一套轨道夹板安装完成,标志着中俄第一座跨江铁路桥————通江中俄黑龙江铁路桥实现铺轨贯通,为全桥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建的通江-俄罗斯-黑龙江铁路桥位于中国黑龙江省通江市与俄罗斯宁斯科耶市之间,全长7194米,引桥长4979米,主桥长2215米,其中中国主桥长1886米,俄罗斯主桥长329米,设计运营时速100公里,年货物吞吐量2100万吨。桥梁工程于2014年2月开工,中文段主体工程于2018年10月完工,2019年7月完成了静力验收、动力验收、初步验收、安全评估等全部验收程序。
通江-俄罗斯-黑龙江铁路桥的建设创造了许多记录。是我国第一座连接中俄的跨江铁路桥,也是国内外首次采用在钢桁梁上铺设四线轨道板的施工方案。在桥梁设计阶段,中俄两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两国的桥梁和轨道设计标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最终共同决定采用定轨的设计方案,能够满足中俄两国不同标准轨距(中国1435 mm,俄罗斯1520 mm)的要求。施工期间,参建单位克服了硬冰、冻土、涌砂等问题,创新了高寒地区深水围堰防腐涂装、高锚杆施工、防撞等技术,确保了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
通江-俄罗斯-黑龙江铁路桥连接着南方的东北三省,辐射全国。北部经通江口岸与俄罗斯以下宁斯库耶口岸和俄罗斯远东铁路相连,西部经西伯利亚大铁路通往俄罗斯腹地。它不仅将为中俄之间增添一条新的铁路运输通道,还将在西部开辟一条全新的通往欧洲的欧亚联运通道。建成通车后,黑龙江经通江至莫斯科的铁路运输距离比绥芬河口岸缩短809公里,运输时间节省10小时,将极大缓解满洲里、绥芬河铁路口岸的运输压力,有效助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对进一步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推动中俄经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