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铁道资讯

铁路榜样:行走高原的铁血硬汉

作者: 2021-08-23 浏览:

青藏铁路海拔4000多米,寒冷缺氧,天气多变。夏天,强烈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射进来,驾驶室内温度在40摄氏度以上;冬天大雪来袭,车轮卷起积雪,前方能见度差。在“云天路”开火车是什么体验?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机务段指导员徐保平最清楚。

退休不褪色,一个小小的刹把重一千斤。“我不是一个聪明人,但我明白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反复琢磨,积累经验,是我的‘笨方法’。”用这样一种“笨办法”,徐保平了解并掌握了机车上近万个零部件、线路的使用结构和故障修复方法。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投入运营,徐保平承担了列车牵引任务。青藏铁路坡道长,线路条件复杂,海拔高,气候多变,这些都给机车的行驶增加了难度。为确保行车安全,他认真研究了机车结构、操作标准和异常情况处理方法,对机车性能作了深入了解。正是这样的努力,徐保平的业务水平提升很快。2012年、2014年,徐保平分别获得全路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不谈苦难,带着氧气远走高飞。“氧气就像汽车司机的安全带。”比如徐保平。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缺氧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雪山、草地和沙漠一年四季变幻无常。徐保平每次坐车都会带一件棉大衣,以防气温骤降。大风雨雪冰雹随时来,毫无征兆,他习惯了,从容应对。2016年冬天的一个雪夜,徐保平的货运列车车尾装置发生故障。当时室外温度超过零下20摄氏度。当徐保平终于摆脱车尾故障回到驾驶室时,嘴唇发紫,浑身发抖,几乎窒息。

追求永无止境,言传身教引领团队。“为了确保雪道的安全和畅通,我们需要我们大车团队的团结和配合。我一个人,就算我是铁,也打不了几个钉子。”如何更快更准确地提升整体业务技能和安全能力,是他思考最多的问题之一。徐保平从实际操作出发,专门挑选复杂路段和天气,亲自操刀示范,并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司机。他将机车综合检验规程要领编成简明明了的手册,在应用车间推广。他还总结了“三勤”“三细”“四个一”的操作标准,并牵头编写了《格拉段旅客列车平稳操纵五色图》 《格拉段旅客列车操纵示意图》等业务指导书籍。

在高原行走的20年间,徐保平从一名老兵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作风优良、意志坚强的机车乘务员。他以非凡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生动诠释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THE END

相关资讯

拉林铁路货运忙
铁龙穿荒漠 沙海变通途
聚焦“四保”目标任务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沪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