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4时33分,四川省泸州市卢希安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西城高铁、成贵高铁、渝黔铁路、兰渝铁路、郑渝高铁、沪韩荣铁路、成渝高铁、绵泸高铁鲁兹内段、城关铁路、成雅铁路、内柳铁路等沿线部分车站。(中国铁路9月16日)
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使人们真正认识到人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渺小,但却体现了人在灾害面前的团结。特别是对于社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来说,如何未雨绸缪,化解“前车之鉴”的自然灾害,不仅是一个真命题,更是一个必答题。
铁路是为人民服务的,面对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人民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铁路运输作为社会交通体系中普通人最基本的出行方式,因其安全、便捷、准点等因素一直受到乘客的高度赞扬。再者,高铁时代,铁路出行是旅客第一时间准时出发,准时到达,没有任何延误。是旅客心目中对高铁的刻板印象。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和自然灾害,铁路运输部门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呢?
停下火车是对生命的最高敬畏。四川省泸州市卢希安县发生地震,造成部分途经成都客运段的列车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误和停运,必然会给铁路运输组织带来不可避免的干扰,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沿途旅客的出行。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面对灾害,如何做好安全防范,是铁路部门的义务、责任和使命,安全是铁路发展的饭碗工程。值得肯定的是,铁路运输部门通过完善的应急预案,在地震发生前果断扣留列车,并立即通过官方微博、站内大屏幕、广播等方式播报列车晚点、停运信息,并组织人员对站内设备、吊物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设施安全可靠。车站党委还积极组织党团员志愿者支援售票窗口,及时配合向旅客宣传网上退票方式,帮助旅客快速办理退票。以上行动,既化解了旅客因台风导致列车停靠时的焦虑,又给了他们“定心丸”,赢得了他们的理解。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这是新的社会时期各行各业都应该坚守的底线。作为人们日常出行最喜爱的交通工具之一,铁路始终以服务人民为核心纲,坚持以“人民满意”为出发点,不断改革创新,以最好的服务帮助旅客解决一切出行困难。面对自然灾害,铁路部门采取积极的应急措施,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给社会和旅客带来的损失,也体现了铁路部门的责任和担当。(杨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