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张建华)“一,二!2012年10月17日23时20分,罗海线卡布其站内灯火通明,乌海工务段乌海线车间道岔检修组工人大声吹号,有序紧张地进行换辙作业。
10月份以来,我国很多地方迎来了供电供暖高峰。为确保电煤运输安全畅通,乌海工务段围绕“两个坚持、两个实现”,全面覆盖煤炭运输通道线路设备检查,实行“一地一档”,限期整改销售数量。
“海缆是一条特殊的矿线,每天都有6趟运煤列车从这里出发。针对卡布其站12号道岔辙叉翼轨磨损严重的情况,我们建立了‘紧急档案’。”建设负责人易志强说。
23时10分,线路受阻,“天窗”启动,24名操作人员迅速投入“战斗”。松开组的工人操作内燃扳手松开螺栓,其他几个人紧跟其后,迅速拆下螺栓和紧固件。与此同时,在班长焦永春的带领下,变轨组的工作人员手里拿着一根撬棍,在重达近1吨的青蛙身上整齐地移动,几下就把青蛙拨出了线。
“每个人都更加努力,胜利就在眼前。”焦永春气喘吁吁,用手擦去脸上的汗水和煤渣。在他的指挥下,每个人都努力工作,把新青蛙拨入队列。
拧紧螺栓,粘合接头.时间过去了100分钟,随着最后一个螺栓拧紧,“战斗”即将结束。轨道运输人员将存放废辙叉,用黑漆刷轨头并做好记录。打磨组的工人戴上护目镜,用角磨机对接头的错牙和轨端的胖边进行修磨,以达到最佳的轮廓。
18日1时10分,经检查,新道岔各部位几何尺寸良好,线路按时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