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109个县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198个县进入高铁时代。铁路系统坚持交通扶贫,81对公益性“慢车”26年不调价,每年沿线运送1200万人次,增强了贫困地区内生动力。
每当提到“慢车”,我们脑海里就慢慢浮现出“绿皮车”的记忆。在高铁满天飞的现代,“慢车”时代似乎已经过去。然而,在偏远的地方,比如中国寒冷的林区,人们离不开这些当地的小火车。这些承载着人们对沿线美好生活殷切希望的“慢车”,将林区与外界连接起来,成为人们生活“慢”“快”节奏的一部分,驶进人们心中,设定民生温度。
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最低的价格是1元的火车票价,充分彰显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责任和担当,而不是为了盈利。如此低廉的票价让生活在山区的先人得以走出大山,上学、看病、工作、市场、商业、物流.而慢车几乎满足了所有的出行需求。与此同时,他们当地的农产品也纷纷问世,带来了可喜的收入。山区的人们正携带着自己的新鲜蔬菜、水果、鸡鸭、牲畜和山货土特产,乘火车进城销售。这辆以脱贫攻坚为抓手的“慢车”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从山区群众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便民利民等方面来看,“慢车”的作用不言而喻。“慢车”承载着对偏远地区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非常接地气。
如果说“八纵八横”高铁网是交通大动脉,那么“慢车”就是毛细血管。时代越向前,发展越迅速,就越需要关注贫困地区和老幼弱势群体。为人民服务的心与速度无关,与发展有关。正如一位列车员所说:“即使是亏损,只要人民需要,这辆公共汽车就会继续行驶。”“慢车”从来都不是经济账户,而是民生账户。计划是否周全,措施是否细致,考虑是否周到,都是发展温度的体现。一定要时刻把握住心中的“尺度”,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心和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我们知道,要振兴农村地区的慢火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铁路人将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继续发挥公益“慢车”作用,加快发展建设人民幸福路,用民生情怀驶向美好未来。(广州铁路车辆公司苏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