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新年没有固定统一的时间,大多在深秋初冬的11月中旬左右举行。它是一个集祭祖、娱乐、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民间事务于一体的祭祀、庆典民俗节日。随着今年彝族年的到来,乘坐“慢车”走亲访友、购买年货、运输货物的旅客逐渐增多。
“慢车”让彝族人民在新的一年里倍感坚强。殊途同归。受大凉山腹地公路运输成本高、路途远、路况保险等因素影响,5619/5620、5633/5634等两对票价较低的公益性“慢车”成为沿线彝族同胞日常出行的首选。特别是彝族新年前夕,“慢车”是“快车”的体现,让彝族同胞把最新鲜的蔬菜、水果、猪、羊、鸭、鹅带到大凉山各乡镇的集市上,然后卖货、采购年货。“慢车”以其独特的方式穿行于山与山之间,串联起山内山外两个世界,一天天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成为市场的聚集地车、富人的车、百姓的幸福车。同时也凸显了铁路部门“始终为人民服务、帮助贫困群众”的责任和担当。
“慢车”让彝族人民体验更美好。近年来,铁路部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全力帮扶贫困地区,努力与人民生活精准对接,打造“生活优渥的慢车”。为了让车厢更宽敞、更有载重量,车厢前后的第一排座椅被拆除,方便彝族同胞沿线堆放散装货物。充分发挥时间短、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铁路部门不断提升旅客服务水平,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完善便民服务功能,让“慢车”成为沿线彝族村民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架起通往幸福美好生活的桥梁。
“慢火车”是时代的责任。温暖的“小慢车”欢度彝族年节,承载着更多山区人民的期待和向往,驶向光明幸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