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变迁,万物迎新,中国铁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百年巨变:智能化的京张东奥高铁满载速度与激情,为各国运动员保驾护航;大凉山入复兴,为乡村振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欧班列逆势累计开行超过5万列,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注入了强心剂。短短几十年,中国从交通大国变成了交通强国,中国高铁成为了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中国铁路的跨越式发展,不仅让人们的出行体验越来越好,也缩短了世界各地人们的距离,让山不再高,水不再长。
驼铃阵阵过黄沙,古道西风落日。2000多年前,古商贾在丝绸之路上跋涉的时候,谁能想到,今天的钢铁骆驼队,跑出了各国人民互利共赢的加速度,把贸易之路变成了互联互通的工业之路、繁荣之路?从无到有,从0到5万列,从2011年最初的17列到2021年的1.5万列,短短十一年,数字见证了中欧班列的快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自2016年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以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加大了霍尔果斯、阿拉山口、二连、满洲里等口岸的扩能改造力度,提升了成都、郑州、重庆、Xi、乌鲁木齐等国际物流枢纽的智慧化水平。纸质通关、非接触式服务以及95306数字口岸的应用和标准化,使得中西部内陆口岸作用凸显。越来越多的货物从内地走出去,通过中欧班列从世界各地引入,不仅带动了国际物流业的发展,也让更多的企业和产业扎根中国,让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崛起成为互联互通的前沿,构建了以国内大流通为主体、国际国内双流通的发展新格局,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稳定做出了贡献。
踏过坎坷的路,拼搏再出发。从一开始不被看好到现在成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中欧班列历经艰辛,但通过不断挖掘市场潜力和调配货源,提升亚欧贸易市场份额,成为国际物流行业的先行者和典范。截至目前,中欧班列累计运送货物超过455万标箱,货值2400亿美元,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80个城市。尤其是在全球疫情反复的今天,中欧班列仍能逆势增长,成为连接世界的生命通道,发挥稳定国际物流供应链的作用,彰显了中国的力量和中国的责任。今年恰逢冬奥会和虎年春节叠加。中欧班列满载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货,比如上海、广东、河南制造的年货。贴有春联、福字、窗花等年货的年货出现在外国友人家中。西班牙红酒、波兰乳制品、法国巧克力也出现在国际口岸的专门展厅和中国人的餐桌上。中欧班列不仅丰富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也与世界各国人民分享了中国式的浪漫和欢乐。随着跨国电商的发展、海外仓的挖掘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中欧班列正在绘就陆陆联运、陆海联运、陆空联运的新丝绸之路走廊,不断构建新的丝绸之路发展格局,为亚欧经济互联互通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朵花不代表一个春天。如今,中欧班列升级改造,高水平运行,成为亚欧交通线上最亮丽的底色。冰雪公约不仅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中国,分享中国式的浪漫,也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心心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