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全长825.476公里的南疆、若铁路完成动态验收,标志着我国铁路形成塔克拉玛干沙漠“包围圈”并进入倒计时。
是的,你没有看错。地理课本上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令人望而生畏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即将被“基建狂魔”中国铁路建设者“铁龙”包围。
如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和田地区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通过铁路相连,作为“包围圈”的最后一环,预计今年6月开通运营。建成后将与南疆铁路、格库铁路一起形成环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条环沙漠铁路。
这里夏天最高温度可达40多摄氏度,冬天最低可达零下20摄氏度。气候异常干燥,沙源极其丰富。风一吹就会飞沙走石,是名副其实的“死亡之海”。但合若铁路长期穿越大面积风沙,主风季节长达7个月。在这里修建铁路可谓“地狱模式”。
要修路,先治沙。铁路建设者通过植物防沙与工程防沙措施相结合,有效防止了风沙的侵袭。他们在铁路两侧种植芦苇方块,形成内部屏障;在外围种植梭梭、沙柳、胡杨等作物,形成一道长期防线,从而构建起外抗内固、外高内低的立体多层次治沙体系。同时,他们架起“沙桥”应对恶劣环境;采用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加固绿色防线。通过多措并举,终于攻克了骆驼走不到的沙路。
合冀铁路如果投入运营,将结束南疆五县没有火车的历史,和田到新疆的路程缩短1000多公里,当地群众从且末县到巴州首府库尔勒的时间由12小时缩短到6小时。当地的农副产品,比如红枣,也将通过铁路持续运输,运输成本将节省一半。这对于促进南疆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自然不言而喻,也是中国铁路落实党中央“富民兴疆”战略的实践。
同时,这条铁路线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南线。通过若开铁路连接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可以通过青海更快捷的国家铁路网更深入地融入内地,更立体地构建“一带一路”经济圈。一千年前的驼铃已经湮没在“死亡之海”的深处,如今火车汽笛穿越了这片“死亡之海”,唱出了新时代丝绸之路涅槃重生的最强音。(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