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妮娜/李培育
2014年加入中铁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土木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苗永康致力于设计研发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铁路d线。用了不到8年的时间,成长为铁路桥梁结构设计和数字化施工技术领域的拔尖专业人才。
苗永康从桥梁基础结构设计起步,将BIM开发融入设计,进而利用BIM技术推动智能施工,成为中铁BIM研发中心的核心成员;d队。他牵头Tekla软件的技术研究,经常翻译资料,学习到深夜。
苗永康在工作中给自己压力,坚持创新。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从BIM模型到二维钢筋图正向设计”的创新设计方案,首次采用模型空间、模板空间、图纸空间三种空间数据交互方式,实现钢筋大样图自动绘制和工程量表格自动生成,提高了二维钢筋图的设计效率。这项研究获得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
苗永康以创新推动产业突破,创新成果“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BIM设计”首次应用于普美铁路,提高了施工效率。目前,这一创新已成功推广到熊静城际铁路、京唐铁路等多个铁路项目,合同金额超过600万元,实现了新技术产业化的突破。
苗永康领导了研发;d团队赴德国学习,以推广BIM数字化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智能建筑。这次学习让他深刻认识到核心技术自主对研发的极端重要性。d工作。苗永康和同事们多方咨询,成功研发出一套具有自主核心产权的钢筋加工数据格式,可靠性好,自主程度高,成为中国铁路的核心技术。
依托童眼高铁项目,苗永康集成BIM和设计分析,构建了基于BIM的铁路标准梁钢筋设计及配套数字化加工系统,创新了钢筋设计方法,建立了以自主研发数据格式为核心的钢筋自动化、数字化加工系统。钢筋绑扎施工效率提高25%,钢筋设计施工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