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明天出发团队司机健康码异常。你可能需要启动一个应急计划。请做好准备。”“收到,保证完成任务。”5月19日22时,仍在C6435次列车上的重庆客运段3号动车组列车长李亚娟接到车队通知,虽然已经连续工作了7个小时,但她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任务。
2点51分,C6435次列车到达重庆北站,李亚娟几经周折回到住处时已经是深夜。看完妈妈发来的女儿在线上课的视频,她打开笔记本,根据路由表仔细查看乘坐C735次列车的注意事项。
5月以来,3号动车组执勤区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车队成立了应急分队。一旦员工遇到紧急情况,会保证其他员工能在第一时间率先行动。
起初,当42岁的李亚娟看到自己不在紧急救援队名单上时,他很不耐烦。他多次向车队申请:“遇到特殊情况,我可以随时补上。我持什么立场并不重要。我没有‘指挥家的负担’。空乘和列车员都可以。只要有任务,我就以“铁三代”的身份加入第一班。从李亚娟从祖父和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的那一刻起,他就把做好铁路工作视为神圣的职责。
5月20日凌晨从家里骑行时,李亚娟的父母像往常一样叮嘱道:“你家的事不用管,孩子交给我们照顾,你自己保重,好好工作。”
大约1点钟,当她登上C735次列车时,李亚娟成了一名可以代替自己的“女战士”。
“口罩不能摘,测温环节不能减,预警不能漏。”在向李亚娟的乘务员强调了车厢内疫情防控的要求后,她开始检查车厢,查票,给乘客量体温,给列车消毒,检查防疫备件,检查安全设施设备……为了保证各项工作不遗漏,解决每节车厢乘客的问题,她不时在车厢间小跑着。
当李亚娟检查车厢时,她发现一名乘客正对着车门,故意避开她的眼睛。经询问,原来是乘客的口罩遗落在了车站。没有备用的,又怕影响其他乘客,就一个人站在车厢门口等站。李亚娟赶紧从机组人员包里拿出备用面罩,带领乘客回到座位上。
“我们的售票员是一个体贴的人。她总是在她的船员包里放一个面具,大人小孩都有。如果乘客需要,随时可以提供。”共事多年的售票员汤潮说。
李亚娟的团队成员有温暖的关怀和强大的保护。在日常生活中,她会关心每一位乘务员的身心健康,保证团队的稳定。业余时间,她还会带领团队反复进行疫情防控应急演练,一遍遍演练突发情况下的处置流程,一遍遍梳理总结处置经验。
“疫情的反复尤其考验客运人员的心理素质。越是在风雨中,越要保持初心。”李亚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