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不同于往年的热闹,内蒙古自治区大杨树站显得有些冷清。连续19年往返于大杨树和阿里河之间的高考专列,今年退出了历史舞台。服务高考专列19年的客运主任程先民说:“高考专列是连接考生心中梦想的桥梁。公交车虽然停了,但服务理念会一直延续下去。”(6月6日央视)
高考是每个人人生的重大转折,意味着人生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天地。无论是对于学生自身,还是家庭,甚至是社会,高考都意义重大,影响着千家万户。高考期间,为确保考生“应考尽考”“顺利高考”,各地各部门积极配合,为考生保驾护航。
今年高考人数再创新高。教育部发布的信息显示,202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193万人,比去年增加115万人。今年全国高考普通考场33万个,安排监考、监考人员102万人。考生要清楚自己在考场的位置,合理安排时间和出行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考场参加考试。
新闻报道的大杨树镇,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是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由于高考的考点必须设在旗(县)所在地,大杨树镇的考生必须到135公里外的阿里河镇参加高考。由于交通不便,考生和家长要多次换乘公交车和火车才能到达考点,为考试出行带来极大不便。2003年以来,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出行难、交通成本高等问题,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在考生集中的大杨树站开行了开往阿里河考点的高考专列。19年来,高考专列来回接送考生及其家长3.4万余人次,其中7000余名毕业生被厦门大学、内蒙古大学等高等院校录取。很多坐高考火车的同学毕业回来,在大杨树镇当老师、售票员、个体户,养活家乡。
随着“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二中高考考点”的验收通过,6月7日,大杨树二中2019级440名学生将在此参加高考,高考专列成功后退役。能够在本地参加高考真的是一件好事,消除了学生在考试途中的疲惫,使他们能够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去争取高考。
“高考专列”运营19年,从风扇降温的绿皮车到空调车,见证了铁路的发展,载着无数学子走向考场,使他们能够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从而拥有更好的生活。虽然现在火车停了,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不变,还会继续!(刘秀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