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中铁介绍,中老铁路开通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构建了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运输时间大幅压缩,物流成本显著降低,跨境货运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截至6月6日,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已突破65万吨大关,黄金线潜力持续释放。(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的标志性项目,也是对接老挝“内陆国家走向陆地国家”战略的重要项目。与中国铁路网直接相连,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2021年12月3日正式通车。过去,中国和老挝之间的货物运输主要依靠贯穿南北的公路,极大地限制了行驶速度,导致运输效率低下,人力物力损失巨大。总的来说,中老铁路开通后,跨境物流运输效率大幅提高,特别是铁路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经济技术优势,促进两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货运运营组织效率。
中老铁路已在中国21个省区市开行跨境货运班列,辐射到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改善了地区投资环境,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中老铁路运输的货物已经从最初的化肥、百货扩展到电子产品、光伏产品、冷链水果等100多种。种类繁多的商品为中老经贸互动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受全球疫情影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东盟与中国的互补性是天然的,如马来亚的石化和电子产业,菲律宾的金属开采和冶炼产业,越南的电子加工和纺织产业等。中老铁路进一步深化了我们与东盟的战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