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晨,夜幕降临满洲里,一座边境小城。满洲里站指挥中心灯火通明,马如铁坐在调度台,忙着接电话,有序组织中欧班列行程。
马如铁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满洲里站运营车间二班站长.在满洲里站工作18年,因为热爱而坚持,因为使命而扎根,用心用情守护着国际物流通道的畅通,彰显着国家下铁路人的使命。
放眼俄蒙,乌鸦闻三国。满洲里口岸作为中俄蒙经济走廊的桥头堡,被称为“东亚之窗”。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满洲里港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终点站”转变为中欧班列东部通道上的“节点站”。每年都有大量的木材、煤炭、化肥、汽车配件、设备等货物被编运至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
马如铁从小就是听着长辈们投身边疆的故事长大的:1962年,作为北师大的毕业生,马如铁的爷爷奶奶放弃了留校的机会,去了最偏远的地方,扎根满洲里,奉献了一生。多少年来,马如铁的父母坚守在港口,教育青年马如铁要“守卫国家,匹夫有责”。
从小在“知铁”和“爱铁”的熏陶下,马如铁的野心悄然萌发。2004年,马如铁如愿来到满洲里站,成为作业车间东吊车作业场的一名系统动员。
马如铁的成长经历可以说是满洲里港发展的一个缩影。自2004年以来,满洲里港进行了多次扩建和改建,新建了集装箱、原油等专用中转堆场。已经建成,港口的运输和转运能力大大提高。
港口大变样,东吊作业现场一片繁忙。白天,头顶的烈日伴随着堆积如山的矿粉和煤;夜间,取送车与竖井连接。他吃不下晚饭,还得挤时间喝口水。密集的作业让他犹豫了好几次。
“那时候,国家荣辱与共。一举一动都和党的形象挂钩。言传身教,与铁路的公信力相连。”这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课,深深地印在了马的心里。他暗暗决定做——的主人,负起主人的责任,负起国下“铁”的责任。
(朱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