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2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半年,客货运输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呈现上升趋势。国际黄金物流通道作用日益显现,累计发送旅客327万人次,其中国内286万人次,老挝41万人次。发送货物403万吨,其中跨境货物64.7万吨。(人民铁道网)
资料显示,中老铁路公路南起云南省会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其中,莫万段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与中国铁路网直接相连。老挝首都万象到中老边境的车程从两天缩短到三个小时,昆明到万象可实现当日直达。中老铁路将有助于老挝与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其他东盟国家的连接,也将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积极影响。
据介绍,去年底开通以来,铁路部门把切实维护运营好中老铁路,全面提升客货运输质量和效率,服务两国人民便捷出行,加快形成安全高效的国际物流黄金通道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有力促进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为区域互联互通、中国-东盟外贸稳定提质、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注入了强大动能。
作为两国友好的标志性工程,承载着两国人民的殷切期望。中老铁路开通半年来客货量强劲增长,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气势磅礴的澜沧江3354湄公河,被誉为“东方多瑙河”,发源于青海高原的唐古拉,经南部的西双版纳进入老挝。中老山水相连,命运与共,谱写了壮丽的奋进史诗,展示了深厚的友谊和丰硕的成果。随着客运站和列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乘火车前往老挝万象、万荣、琅勃拉邦等旅游城市的游客大幅增加,有力激活了沿线旅游经济。
连心也是发展之路。中老铁路通车后,中老铁路在中国与东盟之间构建了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大大降低了运输时间和物流成本。“兰州-湄公河快线跨境电商”、“中老铁路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西陆海新通道班列”等国际铁路运输新模式此起彼伏,增强了中老铁路的辐射效应和跨境货运能力,让更多企业和民众享受到中老铁路带来的机遇和红利。助推陆海新通道高水平建设,擦亮互联互通这把“金钥匙”,开启贸易豁然开朗的黄金大道。
勇气也是奋进之道。高地热、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地热水环境、活跃的外部动力地质条件、活跃的岸坡浅层改造过程……中老铁路沿线地形陡峭、地质构造复杂,建设和维护难度大。无论是建设期还是运营初期,中老双方都加强了管理。他们克服自然地理条件和全球疫情的影响,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精心组织铁路设备设施维修。在蜿蜒的山川弯道上,铁轨枕木穿越了山川。(彭亚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