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隧道集团河行铁路项目部耿国鑫家族可以称为铁路家族。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新中国的第一代铁路工人,他们参与了宝成、成渝、湘黔和成昆的铁路建设。1983年,耿国鑫成为隧道施工队的一员。2004年,耿小阳,耿国鑫的儿子,也加入了铁路建设团队。一个家庭的四代同铁路紧密相连,见证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发展。
1983年,他收拾行李,来到衡阳至广州铁路双线广东乐昌长征滩隧道的施工现场。他被安排在隧道下面的导洞里钻一个空气钻。由于建筑条件差、饮食习惯差、夏天蚊子多等困难,年轻的耿国鑫表达了放弃这份工作的愿望。父亲鼓励他向前辈学习。耿国鑫知道回家后会被人瞧不起,所以他坚定了继续工作的决心。
耿国鑫因其扎实的工作和突出的成就,于1987年被提升为劳动资源部主任。每次他回家,他父亲都给他讲工程师的故事,告诉他工人们很努力。作为经理,他应该对人有耐心和礼貌。领导者和工人都应该尊重他。
在父亲的影响下,耿国鑫热爱自己的工作,无论他是劳动资源部主任、工会主席还是党支部书记。他总是把项目部当成自己的家,默默地为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6年底,耿国鑫来到沪杭铁路太和常亮担任党支部书记,他的儿子耿晓阳也被分配到同一个项目。耿国鑫上任第一天就说:“虽然我和儿子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但他也是党员。我们应该严格按照党员标准的要求做事,做一个人。请大家一起监督。”耿国鑫说他会照他说的做。在他的领导下,公司的气氛变得明朗了,工人们更加精力充沛了。
平时,耿国鑫总是把工作关系放在第一位,对儿子要求严格。当他犯错误时,他不会手下留情。今年4月初检查的前夕,耿小阳找不到主管,因为他外出时手机没电了。耿国鑫一直等到他回来,受到训斥,并被命令立即返回现场准备检查。当时,耿小阳觉得很丢脸,说了他父亲的坏话。后来,耿小阳意识到他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关系和家庭关系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他主动找到了父亲,并意识到了这个错误。直到那时,父子才达成和解。
耿国鑫对儿子的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但平时他经常像兄弟一样与儿子交流生意上的事情,并像父亲一开始教他的那样教儿子。耿小阳在父亲的一言一行下迅速成长。在完成自己的工作时,他还主动抽出业余时间到工地协助施工和生产。
每个人都被和谐而真实的父子关系所感动。许多人在他们的带领下,悄悄地改变了他们太喜欢孩子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