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赣铁路南京国民政府基本建成。1934年2月,芜湖至珠西港22公里路段首次建成通车。7月,芜湖至宣城段竣工通车。11月,宣城至孙家埠段也完成通车。1936年北京曲州铁路改为京赣铁路,京赣铁路分为安徽铁路和江西铁路两部分。1936年11月,以倒湖为界,京赣铁路分两段同时开通。1937年11月,安徽省宣城至倒湖的土石方工程、桥梁、涵洞、隧道基本完成,铺设了涉县铁路,宣城至涉县段投入使用;宁国宣城段、江南铁路实行多式联运;而江西段由于山的起伏和巨大的困难,只完成了约60%。总而言之,整条线路的基础土方、桥梁、涵洞基本完成,轨道在安徽、江西等省的部分路段铺设通车,里程308公里。1937年底,南京和宣城相继沦陷,京赣铁路被迫关闭。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爆发,京赣铁路建设陷入困境。到1948年1月,江南铁路公司已贷款80万美元到美国购买相关铁路设备。8月,江南铁路完成改线,9月1日恢复运营。
可以看出,从1934年到1937年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修建了芜湖至歙县的皖赣铁路;芜湖至江西贵溪的路基、桥梁、隧道全部完成;轨道铺设和开通里程达到308公里,占总里程的56%。抗日战争期间,皖赣铁路部分桥梁、轨道、路基基本完好。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日本的入侵,整个安徽-江西铁路将在1938年开通。不幸的是,没有假设。
可以看出,从1934年到1937年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修建了芜湖至歙县的皖赣铁路;芜湖至江西贵溪的路基、桥梁、隧道全部完成;轨道铺设和开通里程达到308公里,占总里程的56%。抗日战争期间,皖赣铁路部分桥梁、轨道、路基基本完好。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日本的入侵,整个安徽-江西铁路将在1938年开通。不幸的是,没有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