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铁道学校网小编讲述;铁道驱动电路原理
驱动层的结构与采集层的非常相似,主要由驱动机笼、驱动板以及与计算机层和电源层联系的I/O电缆、电源线及相应的接插件等所组成。
驱动机笼的主体是驱动母板。母板里侧是用于接插驱动板的插座。母板背侧的32芯插座用于接插来自接口架的专用32芯驱动配线电缆。(驱动机笼一般有两种规格,通常最小宽度的驱动机笼可容纳6块驱动板,此时与采集机笼合为一体,按左边8块采集板,右边6块驱动板配置)。驱动机笼最多可容纳14块驱动板,此时其母板实际由两组独立的驱动总线构成,左边第一组控制前8块驱动板,右边第二组控制后6块。
驱动板采用光电隔离技术,使用5V和12V两种电源,分别由电源层的STD5V和12V驱动电源通过驱动母板供给。每块驱动板可输出32路驱动信息,通过插头与驱动母板插接,其驱动输出端通过母板的转接与相应的一条来自接口架的32芯专用电缆相连,为相应的动态组合单元提供动驱动信号,对应关系非常清晰,对核对配线非常有利。驱动板前端均匀设置的32个指示灯使驱动信息的状态一目了然。驱动板的所有控制信号和数据总线与母板上的驱动总线相连,接受CPU通过I/O板送出的控制和检查命令。
驱动板的电路按照故障安全的原则设计,以动态方式输出控制脉冲并通过回读电路回采校验[第二重回读]。回读有误时CPU将进一步区分该驱动位是固定回读错还是动态回读错,如为固定回读错将暂停对该位的驱动并报错,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驱动看故障是否已恢复;如为动态回读错则将停止全部驱动,切断驱动电源以确保安全。驱动板可带电插拔,但若插拔时发生较大的虚接抖动,则可能会导致非固定的回读错产生致使全部驱动被终止。此时应在插好后将CPU复位,重新启动系统。
驱动层的结构与采集层的非常相似,主要由驱动机笼、驱动板以及与计算机层和电源层联系的I/O电缆、电源线及相应的接插件等所组成。
驱动机笼的主体是驱动母板。母板里侧是用于接插驱动板的插座。母板背侧的32芯插座用于接插来自接口架的专用32芯驱动配线电缆。(驱动机笼一般有两种规格,通常最小宽度的驱动机笼可容纳6块驱动板,此时与采集机笼合为一体,按左边8块采集板,右边6块驱动板配置)。驱动机笼最多可容纳14块驱动板,此时其母板实际由两组独立的驱动总线构成,左边第一组控制前8块驱动板,右边第二组控制后6块。
驱动板采用光电隔离技术,使用5V和12V两种电源,分别由电源层的STD5V和12V驱动电源通过驱动母板供给。每块驱动板可输出32路驱动信息,通过插头与驱动母板插接,其驱动输出端通过母板的转接与相应的一条来自接口架的32芯专用电缆相连,为相应的动态组合单元提供动驱动信号,对应关系非常清晰,对核对配线非常有利。驱动板前端均匀设置的32个指示灯使驱动信息的状态一目了然。驱动板的所有控制信号和数据总线与母板上的驱动总线相连,接受CPU通过I/O板送出的控制和检查命令。
驱动板的电路按照故障安全的原则设计,以动态方式输出控制脉冲并通过回读电路回采校验[第二重回读]。回读有误时CPU将进一步区分该驱动位是固定回读错还是动态回读错,如为固定回读错将暂停对该位的驱动并报错,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驱动看故障是否已恢复;如为动态回读错则将停止全部驱动,切断驱动电源以确保安全。驱动板可带电插拔,但若插拔时发生较大的虚接抖动,则可能会导致非固定的回读错产生致使全部驱动被终止。此时应在插好后将CPU复位,重新启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