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主题采访活动的第二站“辉煌70年,奋进——新时代,走长征路”进入广东韶关,中铁广州、南宁、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金融媒体中心组成的采访团队跟随红军脚步,走长征路。在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公园,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文化站站长黄本洲向采访组讲述了红军在韶关的战斗故事。
韶关位于广东北部。1934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中央红军到达韶关,突破敌人设置的三条封锁线,经南雄、仁化、乐昌到达湖南郴州。虽然整个过程只持续了20多天,但韶关作为红军长征经过广东的主要地区,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写下了克服一切困难、不怕牺牲的英雄诗篇。
如今,韶关已成为广东的红色旅游名片,并通过便捷的高速铁路与其他地方相连,吸引游客到韶关体验红军长征的红色文化。采访小组首先来到韶关站。2009年,京广高速铁路武汉至广州段通车,韶关站投入运营。今天的韶关站,复兴和和谐列车正在快速行驶。高速铁路开通十年后,韶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09年,韶关站每天运营28辆客运列车,平均每天到达和离开的乘客不到2000人。自今年以来,韶关站每天运营163列客运列车,平均每天有17,528列到达和离开。在高峰时段,每天最多可有16,000名乘客。”指着韶关站任务完成进度,站长姜指着讲。
“我经常带着我的两个孩子从深圳回到韶关去看望他们的奶奶。他们都是在两三个月大的时候第一次乘坐高铁。在这两个地方之间乘高速列车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孩子们想见他们的祖母。坐高速列车非常方便。”在韶关车站等车的肖对他说。
随着客流量的增加,道路网越来越密集。铺开韶关地图,京广高铁、京广铁路、赣韶铁路等线路纵横韶关境内,给公众带来极大便利,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13年,尝到高铁发展甜头的韶关市,在韶关站所在区域建立了韶关芙蓉新区。“高铁让韶关离广州、深圳和其他城市更近了。乘高速铁路,你可以在一小时内到达广州。便利的交通为新区吸引了许多优秀人才。以高铁为依托,原本以农业为主的韶关,现已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特征的“13”现代产业体系。到2018年,韶关芙蓉新区将拥有65家以上规模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年产值331.78亿元。”韶关芙蓉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何胜岳说。
高铁服务使韶关走上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快车道,并不断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体验红色旅游。在韶关站,人们听到了响亮的哨声。学生们看到一群小学生从高速列车上下来,听着由班主任讲述的长征故事。
(陈明君和舒娟是中国铁广局集团有限公司的金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