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在于平凡中孕育的伟大。它不怕在危险时刻牺牲和无私奉献。阳光明媚,对生活有益。这是对自己职位的热爱和对工作的奉献,追求完美。”这是韩熙车辆段天门东站联络员饶渠的座右铭,也是他用实际行动给出的答案。
新皇冠肺炎爆发后,43岁的饶渠勇敢地“转败为胜”,主动请缨。他驱车近万公里,行驶了70多天,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雷神山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和居民区运送了近百吨防疫和生活物资,无私奉献,汇聚了温暖的水流。
新年第一天,微信朋友圈的信息让他后悔“逆行”
2020年农历新年伊始,人们对新发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措手不及。1月25日是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正在家中休息的饶曲从床上拿起手机看了起来。“许多防疫和医疗用品到达武汉后无法及时送到医院。如今,急需从武汉汉南仓库运送一批口罩到医院,急需车辆进行加固。”微信朋友圈的这条信息让他跳下了床。
一想到医护人员和病人急需物资,饶渠再也坐不住了。“我想参加志愿服务。如果防疫物资能早点送到医院,就能拯救更多的人。”他对妻子和父母说。尽管他的家人非常担心他的安全,但他们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决定。
10点,饶渠带着妻子的午餐,开着自己的面包车来到武汉汉南仓库,成为疫情中的“逆行”。当天,他没有停下来协助工作人员将56箱5万多副口罩、2000套防护服等物资运送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和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他一直忙到深夜,走了180多公里。
那天回家后,饶渠洗了个澡,准备休息。想起他的货车空间有限,白天很多大件货物无法装运,他立即给他在物流公司工作的朋友打电话,借了一辆货车。
货车一次能装5吨货物,所以我有更多的东西要运输,运输计划通常安排在两三天后饶渠说,他已经成为“烫手山芋”、“武汉优秀志愿者”、“志愿者联盟”等十几个微信群体的管理员,各大医院都联系过他。运输任务继续增加。他每天早上很早就开始工作,通常直到23点多才结束工作。有时他一直忙到凌晨2点或3点。
“奶奶走了,你12月6日早上回来,在去托尔山医院运送物资的路上,娆歌接到了父亲的电话。他强忍悲痛,擦干眼泪,坚持把物资送到他家。为了不延误交货计划,他打电话给他的朋友来代替他。在奶奶的葬礼之后,在他走出悲伤之前,第二天他开着另一辆货车,风雨无阻地穿梭于武汉街头,为医院运送急需的物资。
他每天都去大医院送货。虽然他不能透过面罩清楚地看到医院的工作人员,但他已经相互熟悉了。“继续加油1”采取预防措施并注意安全1这是他们见面时最常用的问候语。
2月8日,饶渠将一盒口罩送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钟发新城医院。医务人员非常忙,没有人来交接。为了不影响下一次运送任务,焦急的饶渠穿着防护服,拿起物资,赶往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看到了他,并提醒他消毒全身,穿上新的防护服和口罩、手套和鞋套。
人们经常问饶屈,他不怕跑到医院吗
中铁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韩熙车辆段天门东站的儒瓦内。在新皇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这位43岁的老人勇敢地“倒行逆施”,连续70多天行驶近万公里,平均每天工作近10个小时,并主动将近100吨防疫和生活物资运送到多家医院和居民区,带动身边的人志愿服务,传递来自世界的大爱。
采访笔记:灯光燃烧,爱情无尽
勇敢的“逆行”战争流行病,无私的奉献来传播伟大的爱。
志愿服务显然是负责任的,一个强有力的“我是党员,必须勇往直前”实现了一个党员最初的心和使命。饶是如此,瞿也不怕牺牲自己的勇气去"逆水行舟",在医院之间跑来跑去。他开了近10,000公里的车,运送了近100吨物资,历时70多天,只为了33,354人“拯救更多人”的愿望。他用他的爱来传达人类的温暖,并表现出铁路人民的责任感。
志愿服务闪耀光芒,榜样照亮前进的道路。饶曲从事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十余年,他组建的爱心团队已从20余人发展到400余人。他动员妻子一起运送货物,激励朋友一起志愿,动员亲属运送医务人员,用行动传递正能量,吸引和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聚集微弱的耀眼光芒。
志愿服务温暖人心,心中的爱会感染更多的人。饶渠热爱他的工作,并致力于他的工作。他小心保护安全,积极帮助年轻员工成长成才,改变饮食模式,让身边的人感受到阳光和幸福,营造团结、友谊、互助、进步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