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铁路公安局称,截至5月14日,警方在今年的4个半月里共处理了17起在高速列车上吸烟的案件。十七名吸烟者因公共安全被罚款,并被列入铁路信用报告系统的不诚实人员名单。他们被限制180天不乘火车。应该注意的是,这只是案件的一部分。如果把全国范围内的高铁吸烟情况计算在内,结果是明显的。
禁止在高铁上吸烟,因为吸烟容易导致重大安全事故,这是对他人生命和财产不负责任的表现。已经有许多关于在高速铁路上吸烟的潜在安全危害的相关实验。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高速铁路上吸烟容易引起火灾,而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快,火势蔓延更快。如果火灾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会给高铁乘客的生命财产、列车线路设备等带来极大的安全威胁。甚至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可以说,在高铁上吸烟不仅对人和自己有害,还可能触犯刑法,因为小失大得。
幸运心理是高铁上反复禁止吸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高速铁路上吸烟是非常有害的,但是仍然被反复禁止。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幸运心理学是其中之一。以5月9日进入北京的G194旅客列车为例,一名男子躲在厕所里抽烟,导致列车减速。那个男人声称他想在厕所里抽烟。然而,烟雾触发了厕所里的烟雾报警器,最终被北京铁路公安局罚款500元。他在铁路信用报告系统中被列为不诚实的人,并被限制在180天内不得乘坐火车。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吸烟应该是好的”的幸运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许多人不是对法律一无所知,而是他们内心的幸运心理,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底线。
根除危害高铁安全的行为,实现高铁交通安全的常态化,需要“法治”。除了在高速列车上吸烟,还有许多其他危及高速列车安全的现象。作为铁路必须坚持的底线,安全是铁路安全始终追求的目标,通过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高速铁路的安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该方法固化头发的重要性被突出。前段时间,交通运输部等7个部门联合发布《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管理办法》,标志着高铁交通安全已经纳入法治国家的治理体系。预计高铁安全保障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将从法律制度层面得到有效完善,形成“全面政策落实、多方努力、合力协作”的高铁安全保障管理工作格局。
简而言之,法律是社会治理的底线和下限。加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普遍守法是危害高铁安全的激进行为的基础。它们也是高铁安全管理长期稳定的基础,也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内容。广大游客应该了解法律并遵守它。他们不应该再通过“吸烟”来尝试法律。(杨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