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爆发之初,中欧小组表现出完全的责任感。面对国内紧张的交通状况,当全国因疫情而在国内处于待命状态时,他们勇敢献身,奔向铁路。它们成为中国和欧洲国家之间的交通纽带,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一带一路”精神,勇敢地成为时代的倒退。许多企业表示,由于铁路部门的中欧列车,它可以大大满足特殊时期的运输要求,运输时间短,运输成本低。中欧列车是企业经济复苏的幕后推手。
在疫情期间,铁路部门的合作对于中国经济复苏的成功至关重要。2019年,国家铁路集团与中欧国家铁路运营商签署了《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公约》号协议。这一举措为向“一带一路”提供更好的服务奠定了体制基础,并进一步加快了中欧列车向其他国家行驶的速度,以期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加强各国铁路、海关和运营商之间的联系。
据国家铁路集团货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中欧列车总数达到979列,运输货物标准箱8.8万箱,同比分别增长46%和50%,整体重箱率达到97.8%。今年1月至4月,中欧银行共开通2920条线路,交付26.2万个标准集装箱,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4%和27%,总集装箱重箱率为98%。
一个接一个,这些数据足以显示中欧班在整个疫情期间对中欧国家间经济交流的巨大贡献。中欧集团开发的数字口岸系统实现了口岸通关全过程的无纸化操作,大大提高了疫情期间物流口岸通关的工作效率,也为物流口岸通关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充分发挥中欧银行的优势,自疫情爆发以来,国家铁路集团尽一切努力通过空运、海运等方式转移货物,积极稳定国际运输链。与有关国家的铁路系统保持密切联系,加强特殊时期的国际合作,确保国与国之间物流和运输渠道的畅通。
疫情是无情的,人类是有感情的。新发现的肺炎病毒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只要世界各地的人们携手抗击敌人,病毒最终会消失。中国和欧洲也将为国际经济的共同发展而奋斗到底,为全球的防疫事业而全力以赴,为全人类的美好明天而祈祷。
(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