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做好防疫和控制工作,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是铁路的关键部分。今年年初,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到来,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与正义作斗争。为保障人民出入大门,国家铁路集团在火车站和公交车上精确实施疫情防控,检查热点旅客3.2万人次,免费办理退款1.66亿元,提供联络信息3.58亿条,运送医务人员1.39万人,防疫物资44.3万吨,生活物资39.9万吨。实施“一日一图”、列车运行动态优化、401列职工专列、164列湖北回京专列、1531辆包车等。提供“点对点”运输服务。通过精心部署,疫情防控的“大门”一直保持着。此外,为了优先防治疫情和运输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物资,铁路部门实施了减费减税政策,并尽一切努力遏制货运增长。1月至4月,全国铁路完成交货10.9亿吨,同比增长2.4%。积极促成全球战争“流行病”和国际供应链的顺畅流动。1-4月,中欧银行开通2920条线,交付26.2万个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24%和27%,为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奠定了基础。
其次,铁路是搞好“六个保证”和落实“六个保证”任务的关键环节。众所周知,加强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直接带动冶金、建筑、机械、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有效扩大内需,吸纳工业产能。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调整铁路投资计划,在年初投资安排的基础上,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金1000亿元,促进投资规模增长。铁路被赋予了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国家铁路总公司积极融入“新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创新传统铁路基础设施,开展5G、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铁路建设和运输服务中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建设智能北京、张家口等重点示范工程,提升铁路工程建设、设备制造和运营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铺平道路。
中国铁路主动面对困难,充分发挥了战略通道作用,做好了疫情防控和抗战的“后勤保障”。在企业恢复工作和生产的关键时刻,他们被赋予了推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的重要任务。在两会期间,如此众多的“热点”吸引了各级媒体的关注,这是很自然的。
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