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列被打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最后一年。“人们将停止工作,小康社会将实现”的愿景。
小康社会承载着最初的心,属于人民。全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铁路行业军听党的话、跟党走,把党的初衷内化为人民铁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的使命集中在以运输立国、领导铁路的历史使命上,主动承担国家铁路企业的政治和社会责任,建设美好家园,与全国人民共享美好生活。
今天,该报开设了《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坚持把镜头对准人民,把版面留给人民,通过一个斗争故事和一个斗争场景,展示铁路的奉献、铁路的责任和铁路在小康道路上的责任。
初夏,在哈基高速铁路上,火车飞驰而过湖面。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光村的村民郭丽华(音译)将精心编织的芦苇产品打包,让芦苇窗帘、杯垫和工艺画乘高速列车南下。
大兴安岭海拔很高,有着广阔的森林,一阵阵的风和笛声给奥卢古雅的鹿部落增添了活力。鄂温克族妇女刘霞坐在通往定居点的“慢车”上说:“太阳和月亮给了人们光明和能量,火车是我生命中的太阳和月亮。”
在绥棱县魏星村,曾经是一个省级贫困村,成群的小鹅和鹅妈妈在尼尔河里玩耍,这是一个田园风光。
黑龙江省扶贫办负责人说:“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克服了贫困,走向了小康生活。铁路在缓解交通贫困方面起到了“火车头”的作用。”
连接幸福路
6月15日,贾母高速铁路开始铺设铁轨。2019年,刚刚脱贫脱帽的桦南县人民充满了渴望。
“地上有林、有粮,地上有黑(煤)、白(白石)、黄(金),桦南县自然资源丰富。然而,当地人并没有因为丰富的产品而摆脱贫困。
地理位置偏远,交通堵塞……华南40多万人明白发展滞后的症结所在。
如果你想致富,先修路。2018年9月30日,哈嘉铁路通车,华南地区人民出行道路畅通。他们从佳木斯乘子弹头列车去南方工作,口袋鼓鼓的,精神饱满。
运输动力,铁路优先。近年来,铁路抓住新时期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机遇,积极融入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战略布局,高效推进铁路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完善运输体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运输保障。
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速铁路开通,黑龙江昂首跨入高速铁路时代。
2015年8月17日,哈大齐高铁开通,开启了哈大齐经济走廊的“同城时代”。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沿途的一个省级贫困县,因此被纳入哈尔滨的“两小时经济圈”。高速列车来回穿梭,带动许多游客参观草原和湿地,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全县25个贫困村建起了农场,种上了果树,建起了农舍,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2018年12月25日,哈穆高速铁路开通。沿线的穆棱、益坡和海林的农民乘坐高速列车向省会哈尔滨甚至更远的地方出售新鲜的野生蔬菜、菌类和蘑菇。
2012年12月,黔福铁路开通,当时的国家贫困县富源正式开通客运列车。自黔福铁路开通七年多以来,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五月,三江平原迎来了移栽季节。中铁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连续21年经营“插秧专列”,从北安、绥化、齐齐哈尔运送“插秧机”到建三江、前进镇插秧“淘金”。“我没想到‘移植专列’会在COVID-19肺炎流行期间照常运行。当我夺取农场的时候,我并没有误发了财。”王对说道。
多年来,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坚持公益性交通,定制“插秧专列”和“高考专列”。“移植专列”启动21年来,已运送了200多万辆“移植车”,被称为“普通人的富贵车”;“高考专列”在17年里运送了3万多名考生参加高考,帮助7000多名考生打开了他们的梦想。
起点是扶贫站,终点是小康站。哈尔滨铁路局集团全年运营23对公益性“慢车”,覆盖面广。“慢车”解决了沿线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地区700多万人上学难、就医难、探亲难的问题。公益“慢车”已经成为当地人离不开的“校车”、“医疗车”和“幸福车”。
6月16日,在浙江绍兴三华集团的厂房里,来自黑龙江省甘南县兴隆乡的农民工苏广林(音译)精心包装了空调。这个曾经贫穷的家庭现在成了一个著名的“苏大发”。
苏广林的四口之家以务农为生,收入微薄,还欠了很多外债。2017年9月16日,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在国家贫困县甘南县建立了一个无轨的公铁联运站,甘南与国家铁路网接轨,让苏广林看到了希望。他租下农田,带着爱人坐火车去南方工作。两年后,苏广林不仅还清了外债,而且每年都有可观的结余。苏广林在电话中说:“道路很容易,火车已经通过,新房子也将建成。天气真好。”
黑龙江省有28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部分地区没有铁路连接。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采用铁路与公路联合运输的新模式,实现了铁路售票、候车、行李搬运等无列车地区的车站功能。到目前为止,已建成56个无轨联运站,通过17个贫困县,每天运送13000名旅客,为当地群众外出工作、出口农产品和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交通保障。
(向下到版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