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浪费令人震惊和心碎。”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食物浪费作出了重要指示:加强立法,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食物浪费,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可耻的浪费,值得骄傲的节约”的浓厚氛围。可以说迫切需要“双手抓,双手硬”!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粮食危机席卷全球。不久前,联合国发布报告称,估计2020年将有27个国家面临粮食安全危机,至少有13个国家出台了粮食出口限制措施。中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和粮食进口国,不能低估任何浪费乘以14亿。“舌尖上的废物”也是如此。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一直是我国治理的重中之重。要保证中国人的饭碗时刻牢牢掌握在手中。法治是解决食物浪费问题、建立新型节约方式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多次强调要突出严格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和严格的纪律机制。通过加强立法,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在全社会建立食品消费和食品浪费的书面规范和指南,是制止食品浪费的有力手段,有利于长效机制的形成,为创造“浪费可耻,节约骄傲”的良好社会风气提供法律保障。
“法安为天下,德润为心。”制止食物浪费,要在建立法律规范的同时加强宣传教育。至于餐桌上的浪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这与好面子、好排场的陋习有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宣传教育,即在餐桌文化上进行新旧变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是尊重劳动,珍惜食物的自觉做法。只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营造“可耻的浪费,以节约为荣”的风气,“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才能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张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