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铁路建设电气化局会同第四铁路研究所等单位研制,是基于大数据高速铁路的接触网机械化智能施工技术研究成果之一。也是国内第一台自主研发并投入使用的接触网智能施工设备,包括接触网支柱组装智能设备、腕臂安装智能设备、参数检测和悬绳校准智能设备,简称“接触网三类智能设备”。(人民日报9.16)
近日,中国铁路建设电气化局会同第四铁路研究所等单位开发的高速铁路接触网智能施工设备在熊静城际铁路展示了其才华。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每根架空接触网支柱可减少30%以上的施工人员,降低综合成本60%,提高施工效率80%,大大提高检测精度。这套智能建筑设备在R&D的成功应用,标志着“中国的智力创造”迈出了新的关键一步,体现了中国在铁路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铁路技术的新标杆。
自2004年以来,中国铁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2017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举世瞩目。直到今天,以“八纵八横”为骨架的高速铁路网基本成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近年来,中国铁路除了积累和引进,离不开自身的创新,不断点亮铁路科技的未来。
现在,一些新开发的接触网智能施工设备已成功投入韩石高铁施工现场,帮助韩石高铁开通成功运营,即将全面投入福厦高铁建设运营,努力打造“智能福州”,不断推动交通智能化发展。
繁荣离不开那些不为人知的努力。这个接触网智能工地系统,经过十年的努力,消耗了中国铁路科研工作者十年的心血,镌刻着他们对铁路科研工作的热情和奉献。他们日以继夜的努力,实现了将接触网人工施工向机械化、智能化发展的规划目标。
铁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桥梁,而中国铁路是一个大国,努力学习,不断进取,让科技引领未来,推动全国与世界互联互通,推动融合发展,帮助中国龙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