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创新工作室成人才“蓄水池”

作者: 2020-12-21 浏览:

本报胡彦波本报费张培振铎

5年完成科技创新和技术研究598项,其中17项在全路推广使用,174项推广应用10项国家专利.中铁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积极推动创建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通过技术孵化和人员培训等方式,帮助解决了大量一线生产问题,为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的优质发展做出了贡献.

2012年,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工会着手创建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并首次命名哈尔滨局集团公司12个公司级劳动模范工作室。各单位积极给予资金和现场支持,鼓励劳模成立研究小组,解决困扰一线工人工作的棘手问题。

截至目前,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已建成48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其中2个由省部级以上劳模牵头;工作室团队中,公司级以上劳模186人,站级劳模366人,占团队总数的61%,其中17人获得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以具有创新成果、群众威望和组织能力的优秀劳模为工作室领导,广泛吸纳具有业务专长的业务骨干,从而保证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有效运作和创新能力。如今,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已成为解决难题的研究站、提高素质的训练场、技术创新的孵化器。

为了有效解决一线问题,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安全生产、质量提升、效率提升”的主题积极开展技术研究:三树机务段邢云堂技能大师工作室针对“列控车辆设备出现故障,动车组列车停车后司机无法准确判断列车停车位置”的问题,开发了具有动车组停车位置查询功能的动车组异常驾驶指导软件;摘要:针对近年来进口大型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哈尔滨市政工程机械科李劳动模型工作室不仅克服了进口设备维修和故障排除的困难,而且对有缺陷的部分进行了创新和改进。他们自主研发的焊瘤推凸刀在全路焊轨基地推广应用;海拉尔工务段刘胜勇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发了自行式多头钢轨打磨车,解决了滨州线电气化改造后提速重载加剧的钢轨波磨问题,不仅工作效率提高10倍以上,而且延长了钢轨使用寿命,累计节约成本200多万元。

近年来,各劳模创新工作室有计划、有内容、有效果地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26个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举办了321门理论培训班和286门实践培训班,培训员工3.9万多人。在劳动模范的指导下,696名员工的职业技能得到提升,其中哈尔滨局集团公司高级技师107名、技师203名、高级工人386名、机车奖章23名、技术专家218名。

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开发了大量创新成果。今年,哈尔滨机务段冯武工作室为中铁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联合调节器制作了教具,得到中铁集团有限公司的认可;哈尔滨动车组王涛、冷工作室双塔烘干机工况监测装置、CRH380BG动车组更换工装设备等五项创新,其中三项已申请国家专利,两项已在全路推广应用。魏工作室开发的300 kW、600 kW新能源轨道车等9个系列70余种产品,其中2项获得国家专利,4项获得软件版权。2019年,该工作室的研究产品为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创收6000多万元。

THE END

相关资讯

深汕场平项目二标主体工程竣工交付
暑运收官 凯里车务段累计发送旅客119万人次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提高防诈意识 守护财产安全】
再见了!为中国铁路付出百余年间的“小车站”——棠溪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