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斌白。
“刘师傅,用你改装的扳手调道岔太方便了。哪天帮我修改一下。”10月20日上午,在青藏铁路双寨站,正在进行“天窗”操作的西宁电务段西宁西信号车间一名年轻工人谭文清在调整道岔时对身旁的刘文波说。他手里拿着一把刘文波改装的扳手。
以前车间工人主要使用开口57 mm的月牙扳手、55 mm的活扳手和长度约300 mm的管钳,在ZD6和ZY7转辙机中,锁闭开关和指示调节螺母的直径为54mm。长期使用后,由于磨损,管钳活动钳口的啮合齿容易打滑,调节螺母无法卡好。开口为57毫米的月牙扳手无法夹紧直径为54毫米的调节螺母。55mm开口扳手长度为450 mm,由于道岔附着紧密,调节螺母位于道岔方钢下部,与轨枕的间隙较小,扳手头较重,操作极其不便,影响了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琢磨和测试,刘文波打磨出一把375mm长、开口46 mm的活动扳手,改造后扳手开口60mm,可以轻松调整直径在20mm到60mm之间的每个道岔的螺丝,快速调整道岔的贴身和指示调节螺母。
“刘师傅的扳手真的很好用。以前维修工作要用好几个管钳,费时费力,调整一套道岔至少要十分钟。现在只需要带一把扳手,不仅工具包轻多了,而且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几分钟就能调好一组道岔,效率至少提高50%。”西宁西信号车间主任牛说。
在西宁电信段,刘文波是著名的“创新者”,他发明制造的“电缆铝护套剥线钳”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并在2020年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届科技创新大会上获得技术创新奖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