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动车组在新河李楠河大桥上运行。
昆明火车站是连接云南铁路和云南省城市名片的枢纽客运站。车站建筑设计为具有浓郁云南地域风情的傣族竹楼坡屋顶和吊塔,外观被称为铁路服务云南经济、面向东南亚的“窗口”。
墨江站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墨江县是中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哈尼族文化丰富多彩。车站的设计理念是“哈尼风格,紫米之乡”。
年站的设计理念是“玉磨珍珠,展翼年”。整体造型源于念秀山绿水文化的传统元素,展现了念的地理和文化习俗。
普洱站以“茶马古道云店驿站”为设计理念,外立面主色调为普洱茶的深棕色,将民族图案融入建筑细节与肌理,通过色彩对比与应用展现普洱站的精致氛围。
宁洱站以“多彩茶乡,人文宁洱”为设计理念,充分展现了宁洱作为古茶马古道和传统茶乡重要驿站的多彩文化特色。
橄榄坝站橄榄坝海拔530米,是西双版纳海拔最低的地方。该站以“热带风情、五彩橄榄坝”为设计理念,整体造型来源。
于傣族传统元素。
野象谷站以“热带雨林、自然野象谷”为设计理念,展现野象谷的独特风情。装饰采用铝板制作成“象鼻”“大象漫步”足迹、雨林“棕榈叶”形态。

西双版纳站以“雀舞彩云、灵动版纳”为设计理念,屋顶造型取自传统少数民族建筑,端部起翘的檐口层叠挑出,如展翅的孔雀翩翩起舞,彰显热情好客的民族风情。

勐腊站以“七彩桃源、风情勐腊”为设计理念,整体造型源于勐腊多民族元素,展现当地多姿多彩的风情魅力。

琅勃拉邦站按照“人间净土、上寮古都”设计主题,以老挝香通寺“人”字型屋顶为整体空间意象,是中老铁路极具文化特色的铁路站房。

磨憨站以“泛亚新口岸、山水映磨憨”为设计理念,建筑整体构图采用三段式,多层坡屋顶构成立面墙体,形象古朴而不失动感。

万荣站站房借鉴了中国传统屋脊和老挝叠层檐顶的特点,门头和颜色融入了中国传统山墙形象及当地服装色彩风格。

万象站站房正面,用老挝文、中文书写的“万象”十分醒目;站内顶棚将代表中国文化的中国结与老挝国花占芭花完美融合,形成一个象征中老友谊的全新图案。

12月3日,连接昆明和万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中老铁路通车。作为“一带一路”、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的中老铁路,将为加快建成中老经济走廊、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 中老铁路线路全长1035公里。中老两国建设者克服各种困难和疫情影响,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贯通了安定隧道、森村二号隧道、友谊隧道等167座隧道,建成了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元江双线特大桥等301座桥梁,新建隧道、桥梁总长达712公里,占新建线路全长的76.5%;新建了38座车站和32座牵引变(配)电所,架设了1677公里电气化铁路接触网。 中老铁路投入运营的“澜沧号”动车组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载客量大、乘坐舒适、运营经济等特点,最高运营时速160公里,编组9辆,定员720人。“澜沧号”的命名,源于老挝的古称“澜沧”王国和流经中老两国的澜沧江,寓意着两国一衣带水的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关系。“澜沧号”动车组车体外观呈流线型,采用老挝国旗色“红、蓝、白”三色涂装,寓意“国旗之美”。动车组内饰采用“占芭天香”“锦绣江山”两种主题设计。 中老铁路运营初期,全线投入运营的有昆明、玉溪、元江、普洱、西双版纳、孟赛、琅勃拉邦、万荣、蓬洪、万象等25座车站,呈现“一站一景”鲜明特色,车站建筑风格充分融合地域文化,配备了先进完善的服务设施,能够为旅客出行或货物运输提供优质服务。 打造黄金线路,造福两国民众。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开辟了老挝铁路运输新纪元,深刻改变了老挝交通运输格局,实现了老挝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夙愿。中老铁路将极大便利人民群众出行,促进沿线旅游、农业、水利等资源开发和城市化建设,助力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等经济园区发展;对密切中老两国经济社会和人文合作交流,加快建设中老经济走廊、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