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铁道资讯

微光成炬传大爱

作者: 2022-05-28 浏览:

吴少妮

半夜为上海抢卸药品,大雨中给市民分发蔬菜,凌晨两点半起床为收容所医院做伙食?几个月来,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打赢“大上海保卫战”,长三角铁路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线曙光化作火炬,一点一滴,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生命至上,筑牢防线,勇往直前。

坚决捍卫上海的陆上门户!坚决切断疫情通过铁路传播的链条!

余是上海虹桥火车站一名坚守岗位的保洁员。每天22时,她和同伴们穿上白色“战袍”,扛着15公斤的喷雾器,开始对上海虹桥火车站200多台自助售票机、4744个座位、324万平方米的公共区域进行全面灭杀,直到第二天7时。每次消毒操作后,她的脸上都被防护口罩深深地印上了印记,手指上布满了汗水。“我相信胜利总会到来。1余的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在长三角万里铁路线上,1200多名“余”正日夜奋战在站车防疫的最前线,坚决遏制疫情通过铁路传播。

内部防扩散刻不容缓!张作为长三角首个铁路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检测员,和四个同事一起负责铁路关键岗位的核酸检测。实验室的负压封闭环境让人不舒服。她“全副武装”,每天工作到凌晨。作为一个与病毒“携手作战”的人,核酸检测团队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无形的“战潮”中。

关闭后,上海面临许多困难,全国各地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夏,上海火车站海南客运车间“新尚”服务工作室成员。3月13日7点多,他在家下班,就赶紧去代课了。白天,哪里缺人?深夜,抢着卸载防疫物资。60多天过去了,他说,“作为一个上海人,当我抱着一箱箱药品大步走向站台时,内心深受感动。这些天,我感受到了来自全国人民的温暖。”两个多月来,上海市中心三大火车站的青年突击队,日夜不停地通过普铁和高铁向上海运送2万多箱防疫物资。

铁路运送到上海的援沪民生物资,有一半以上都要在市区的北郊站卸运。90后货代马春婷,入职一个多月。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5倍多。一天下来,他躺在一张用托盘搭成的临时床上,身体就像一个残破的框架。“和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相比,我们吃这点苦不算什么。”马春婷说。4月份以来,上海5个铁路货场的工作人员已查获并卸运上海民生物资18万余吨。

保持一切顺利,自上而下坚守岗位。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我们必须共同努力,确保道路网络畅通。

作为长三角铁路网运输生产指挥的“大脑”,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室迅速启动超常规控制模式,紧急组织所有调度员重返岗位,实行集中封闭管理。

接到封闭管理的通知,调度员张伟龙出门时和怀孕30多周的妻子约好,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一定要陪在他身边。3月28日22时47分,张伟龙调度台的电话响了。他拿起电话,听筒里传来母亲的声音:“母子平安,你可以安心工作了。”当电话匆匆挂断时,张伟龙喜极而泣,情不自禁地用拳头大喊“耶!”!周围的同事知道后,都站了起来,调度大厅里立刻响起了掌声。领导建议他回家看看他的

前不久,在江苏最大的出海口连云港3354,疫情来袭,疏港高速、内河相继被控制。铁路运输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徐州货运中心新苏港班长王永峰还有一个月就要退休了。疫情发生后,吃住在办公室,坚守岗位5天。家住海州区的外地货代马振予了解到,倒班人员上不了班,其中一个连上七班。货运代理张祥军在汽车无法通行的情况下,随身带着核酸检测报告,骑着自行车离家25公里,顺利归队。疫情发生后,在连云港港区,海铁联运业务并没有因为人员短缺而受到影响,业务量不减反增。

抗击疫情,一盘棋。受疫情控制影响,东北铁路地区机车乘务员人手紧张。上海局集团公司紧急抽调50名机车乘务员组成突击队,合福机务段机车乘务员秦得知信息后,踊跃报名加入突击队。在该段副段长谢崇斌的带领下,秦和突击队员们精心驾驶机车,安全优质地完成了21对货物列车的开行。4月28日,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发来感谢信。

志愿守“上海”,脱下制服,穿上“衬衫”

封印在哪里,铁人的岗位就在哪里。上海封锁前夕,上海铁路地区3400名党员带头向社区举报。同时,在他们的激励下,1977名工人自愿到社区报到,表达参与志愿服务的愿望和决心。

每天中午,上海徐汇区丁香园社区的独居老人吴阿婆都会收到邻居送来的“爱心盒饭”。古戎是上海客运段的列车长。自从成为社区志愿者后,他经常8小时穿着防护服。看到老人楼关了,断粮了,她主动照顾老人的饮食。奶奶的嘴不好,古戎就从家里有限的材料中挑选一些老人能咀嚼消化的食材。除了每天送饭,古戎还为其他三位老人充当“送餐员”。她耐心询问他们的需求,迅速拿起手机为老人抢购了一些新鲜食材。郑爷爷感慨地说,“在我们最无助的时候,认识了这么好的铁路劳模‘孙女’。年轻人这么负责,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

29岁的郑建卫是上海铁路沈铁信息公司的用户体验设计师。上海疫情爆发后,广信社区4000户居民中,有近400户出现配药困难。作为一名社区志愿者,他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在线协同办公工具,成功破解了居民的“处方药”。

难题。“手机上操作,没多久就有人上门收资料,简单,省心1一位90岁高龄的阿婆需要卧床服药,对郑健玮带来的“智慧求药”方式,老人觉得用起来挺方便。

在上海疫情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上海局集团公司主动承担10家方舱医院的餐食保供任务。上海华铁旅客服务有限公司的周颖带领18名乘务员每天3时开始工作,3时30分开始给餐食加热,围着微波炉一整天站下来,腰酸背疼,腿脚发肿,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配送员王佳伟每天睡觉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2时30分起床,连轴转做好接货、卸货、装车,确保特殊餐食转运安全及时。“能让方舱医院那么多人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再辛苦也值1乘务领班汤亚萍说。截至5月11日,他们共向方舱医院提供各类冷链套餐36万余份。

微光成炬传大爱!一个个铁路人战“疫”攻坚的故事,涌动着暖暖的爱,守护着正在回归的上海烟火气。

THE END

相关资讯

拉林铁路货运忙
铁龙穿荒漠 沙海变通途
聚焦“四保”目标任务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沪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