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份以来,中铁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历了十多轮暴雨考验,四川、重庆和贵州的降雨量已超过极值。
下雨是命令。面对西南山区铁路防洪的严峻形势,成都局集团公司加强了各级的作用,全体干部职工为防洪而战,为交通安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大坝。
网格管理,为所有员工的防洪编织“主动网络”
"防洪安全风险极高,形势极其严峻."3月31日,在防汛工作专题电视会议上,成都局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强调,要坚决保证山区铁路的防汛安全。该局集团公司迅速成立了多层次的防汛抢险指挥部,形成了自上而下、强硬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
汛期过后,成都局集团公司加强了全体员工的防洪工作,实施了防洪网格化管理。以线桥专业队伍为主力,划分铁路线路和两侧边坡的责任段,明确各电网的责任人、工作职责和内容,要求所有员工参与汛期巡查、雨后检查、设备更新等工作。
7月17日下午6点,在项羽线以下749公里100米处,电网外的斜坡表面坍塌。该段相应负责人、重庆工电重庆北桥路车间主任周迅速组织抢险人员将机具、材料运至现站,在疏通排水通道的同时,清理滑塌体及周围的杂草和灌木。经过半个小时的艰苦抢救,滑泥被清理干净,安全隐患被消除。一群人继续调查隐藏的危险点。
重庆电力工业局利用电力与工业一体化的优势,调动警卫、检查员、道路保护和联防人员进行检查,并将各电网的职责细化到各责任部门、车间、班组和负责人。
不仅重庆工电科,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层内其他单位的干部职工都在全力实施电网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险情,确保问题及早发现和处理。
7月18日14时40分,成都机务段党委书记黄红蓝接到因线路边坡坍塌启动应急响应的通知,立即赶赴成都机务段应急指挥中心指挥应急救援。7月15日,科长张宏天在乘坐G2088列车时突然下起了大雨。在给机车乘务员安全提示的同时,他还加强了对机车乘务员的观察,以确保行车安全。
干部和工人的共鸣频率是一样的,履行职责的信号是层层传递的。进入汛期以来,成都机务段表彰了240多名为防洪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员,为铁路交通守住了“安全门”。
努力消除险情,筑起“防洪大堤”进行应急处置
自汛期以来,成都局集团公司已发生400多起水害。6月上旬,重庆綦江地区出现了今年最强的一轮降雨,也是194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怀玉、内流、沪昆、川黔线继续受到水害影响。
面对来势汹汹的雨势,成都局集团公司高度戒备,加强了对雨势的监控,接到险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对受影响的线路实施限速和封锁。为了及时应对水害,有关单位在第一时间派出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加强线路巡查,克服重重困难,奋战数日,力争抢线,坚决确保行车安全。(一直到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