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这六个K1探头怎么布置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最近在成都工务段探伤车间的车间里,赵世伟和帅超在忙着准备新研发的“心轨尖轨扫描装置”的审查工作。经过近9个月的反复组装调试,新型探伤装置已初具规模。
在别人眼里,这一对师徒是一技之长的业务骨干:一个是专注探伤工作近40年的探伤车间主任,一个是30岁就走上探伤业务管理岗位,有编写探伤方法资质的线技术部助理工程师。
“这个孩子2012年刚到车间的时候,特别勤奋,爱问爱学。这是一棵好苗子。”说起徒弟的成长,赵世伟很欣慰。“我当时就想,如果把他培养成一个优秀的探伤仪,肯定能为我们的探伤仪技术品牌锦上添花。”
帅超记得在工地上,无论任务有多重,赵世伟在做的时候从来不会忘记给徒弟讲解原理。第一次检查操作的时候,看波形图花了他十几分钟,但是赵世伟一直鼓励他,手拉手教他。
2015年川、黔、渝个人技能全能比赛第二名,201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钢轨探伤仪技能大赛第六名.在赵世伟的带领和培养下,帅超从一个普通的一线队员成长为一个队长,一步一步书写着自己的荣誉。“名师出高徒”的背后,是老一辈人以“铁的责任”的名义做出的努力和奉献。姚